中國古代用“瘟疫”一詞來指代傳染性強且死亡率高的疾病。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傳染病大流行,不僅導致人口大量減少,有些甚至摧毀了整個文明,改寫了歷史的進程,目前世界上宣布已消滅的傳染病僅天花一種。
資料一:鼠疫(又稱黑死病)是鼠疫桿菌(圖一)借鼠蚤傳播為主的烈性傳染病。東北鼠疫,1910年10月25日滿洲里首發鼠疫,傳至北滿中心哈爾濱,之后疫情橫掃東北平原,卷走了6萬余人的性命。時任陸軍醫學院副監督的伍連德赴哈爾濱,并在清政府的協調下抽調醫護人員,陸續前往東北抗疫。在伍連德等專家的建議下,
當局對疫情采取了科學而有效的防疫措施:如組建各級防疫組織,頒布各種防疫法規,以及采取了隔斷交通、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尸體、對疫區嚴格消毒等具體防疫措施。1911年3月1日鼠疫終于被遏制住了。

資料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圖二)感染導致的肺炎,其臨床表現以發熱、乏力、干咳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癥狀少見,傳播途徑主要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潛伏期1-14天。今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后,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至4月上旬我國防控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1)鼠疫的病原體是 鼠疫桿菌鼠疫桿菌,它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原體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 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鼠疫桿菌有細胞結構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鼠疫桿菌有細胞結構。
(2)我國在新冠肺炎的防疫中,采取了與伍連德等專家類似的一些方法,舉出具體的一例,并從傳染病防治措施來判斷屬于哪一種 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尸體屬于控制傳染源;隔斷交通,對疫區嚴格消毒屬于切斷傳播途徑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尸體屬于控制傳染源;隔斷交通,對疫區嚴格消毒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3)新冠肺炎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檢測其體內抗原、抗體的含量隨時間變化如圖三,表示抗體變化的是 AA(填“A”或“B”),這種免疫屬于 特異性特異性免疫(填“非特異性”或“特異性”)。
(4)據記載東北鼠疫的爆發原因是中國和俄國的商人雇傭華工捕殺旱獺(土撥鼠)獲取毛皮,而旱獺是鼠疫桿菌的中間宿主。你預計旱獺被捕殺后將出現的數量變化情況并說明理由 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旱獺被捕殺后數量會逐漸減少,使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旱獺被捕殺后數量會逐漸減少,使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答案】鼠疫桿菌;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鼠疫桿菌有細胞結構;對病人及疑似病人實施隔離,焚化尸體屬于控制傳染源;隔斷交通,對疫區嚴格消毒屬于切斷傳播途徑;A;特異性;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的,旱獺被捕殺后數量會逐漸減少,使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1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新冠肺炎如今正在全球大肆傳播,2019-nCoV 病毒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體,讓人產生發熱、無力、干咳的癥狀,目前我國正在抓緊研制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傳染病的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是傳染源 B.對新冠肺炎患者隔離治療,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保護易感者 C.注射疫苗是為了讓健康人體內產生相應的抗體,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D.由2019-nCoV病毒是類與細菌細胞結構相同,只能過寄生生活的生物 發布:2025/1/16 8:0:1組卷:67引用:1難度:0.4 -
2.在非典流行時,將染上該病的病人進行隔離,這種措施屬于( )
A.消滅病原體 B.控制傳染源 C.保護易感人群 D.切斷傳播途徑 發布:2024/11/29 18:0:4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3.“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我國率先成功研制出新冠病毒疫苗,截止2021年4月21日,我國新冠疫苗的接種已超過2億劑次。
(1)如圖中屬于符號的是
(2)從免疫反應的角度來看,新冠疫苗是
(3)為了建立“群體免疫”,我們國家推行免費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從傳染病的預防來看,接種疫苗屬于
A.消滅病原體
B.控制傳染源
C.保護易感人群
D.切斷傳播途徑發布:2024/12/15 8:0:1組卷:1引用:0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