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圖1為“黃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
材料二 央視《地理?中國》報道,黃河支流上著名的“橋上橋”(圖2),下橋建于1667年,上橋建于1832年,上世紀70年代,當地居民在河中挖沙將下橋挖出,“橋上橋”雄姿展現于世。

(1)黃土高原地處沿海向內陸的過渡地帶,概括黃土高原地區降水空間分布的總趨勢。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
(2)黃土高原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請解釋傳統民居窯洞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降水少,又比較干燥,容易開挖,適宜開鑿冬暖夏涼的窯洞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降水少,又比較干燥,容易開挖,適宜開鑿冬暖夏涼的窯洞。
(3)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說明該地區修建“橋上橋”的主要原因。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為防止泥沙淤積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為防止泥沙淤積。
(4)據圖3“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示意圖”,提出黃土高原地區生態建設的合理措施。采取坡腳修建擋土壩、護坡等工程措施;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陡坡地植樹種草;緩坡地修建梯田等采取坡腳修建擋土壩、護坡等工程措施;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陡坡地植樹種草;緩坡地修建梯田等。
(5)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西安至成都)全線正式開通運營。西成高鐵是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秦嶺(山脈)的高鐵。2018“絲路經濟國際論壇”國際學術會議在西安召開,專家們去距會場23千米的西安標志性雕塑--“絲綢之路群雕”進行考察,應選擇的最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是公路運輸公路運輸。
【考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和治理.
【答案】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黃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降水少,又比較干燥,容易開挖,適宜開鑿冬暖夏涼的窯洞;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為防止泥沙淤積;采取坡腳修建擋土壩、護坡等工程措施;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陡坡地植樹種草;緩坡地修建梯田等;秦嶺;公路運輸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2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黃土高原的地表形態是( )
A.溝壑縱橫 B.沼澤遍布 C.平坦寬闊 D.冰川廣布 發布:2024/12/26 13:30:2組卷:57引用:2難度:0.7 -
2.讀黃土高原略圖(如圖),回答相關問題.
(1)黃土高原是世界上
(2)黃土高原的地表形態是
(3)為實現該地區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國家采取的治理該地區生態環境問題的措施有哪些?
(4)為適應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環境,該地區形成的傳統民居是發布:2024/12/26 10:0:1組卷:21引用:2難度:0.3 -
3.讀我國某區域略圖(圖1)和延安氣候資料圖(圖2),完成下列問題。
(1)甲是
(2)描述延安的冬季氣候特征。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原因是
(4)水稻喜高溫、需水量大,單位面積產量高。為提高糧食產量,有人建議在延安農村大規模修梯田種植水稻,專家表示反對。請你說明反對的理由。發布:2024/12/26 10:30:2組卷:113引用:6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