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之前,2022年5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座談會。會議指出,要嚴格落實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法定職責和法律責任,加大執法司法力度,發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噪聲污染防治,切實把“紙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
          (1)結合材料一,請從厲行法治的角度,談談如何把“紙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
          材料二 廣場舞喧囂、機動車“炸街”、酒吧擾民等,是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的施行,成為防噪、降噪、治噪的有力武器。
          第六十條 全社會應當增強噪聲污染防治意識,自覺減少社會生活噪聲排放,積極開展噪聲污染防治活動,形成人人有責、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好噪聲污染防治氛圍,共同維護生活環境和諧安寧。
          第六十一條 文化娛樂、體育、餐飲等場所的經營管理者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減輕噪聲污染。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2)小趙認為,要有效防治生活中的噪聲污染,光有法律不夠,公德意識也得跟上。請運用所學知識,對小趙的觀點加以評析。
          (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加強自律,減少噪聲污染?

          【答案】(1)執法機關嚴格執法,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全民自覺守法用法。
          (2)①小趙的觀點是正確的。②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要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要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③因此,防治噪聲污染,既要全社會尊法守法用法,還要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公德意識。
          (3)在公共場合不高聲喧嘩;在公共場合使用耳機接打電話;盡量避開周圍人睡眠、休息時段發出響聲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21 4:0:1組卷:41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首次寫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重要憲法原則,強調要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護公民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利。這表明( ?。?br />①立法是社會主義法治的中心環節
            ②社會主義法治保障社會主義民主
            ③我國在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發布:2024/12/28 1:0:5組卷:24難度:0.7
          • 2.回望中國的法治進程,立法、執法、司法等各方面讓我們見證了“中國之治”,這體現了我國( ?。?br />①凝聚法治共識,建設法治國家
            ②堅持依法行政,徹底消除腐敗
            ③堅持厲行法治,營造法治環境
            ④法治優于德治,保證公平正義

            發布:2024/12/28 3:30:1組卷:1引用:5難度:0.7
          • 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法之前提”,這句話強調了(  )

            發布:2024/12/28 1:0:5組卷:32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