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日,我國首部專門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在法治課上,師生們分析案例,學習法律知識。請運用相關法律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違法犯罪必受罰】
2021年9月30日,江蘇警方將販賣公民信息的嫌疑人葉某抓獲歸案。葉某曾經營一家信息科技公司,承接了多家公司電話銷售推廣工作。2021年初,葉某在QQ群里,看到有人需要購買公民個人信息,葉某與其聯系,談好價格后,將在做電話銷售時留存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累計200余萬條,獲利10萬余元,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影響。當地法院經審理認為,葉某的行為以非法牟利為目的,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根據《刑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規定,對葉某做出了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20萬元的判決。
【眾說紛紜抒己見】
小夢:我們只是一名中學生,這些案件與我們沒有什么關系。只有將來成年了,我們才能與違法行為作斗爭。
小嘉:那些被不法分子非法出售個人信息的受害人可以向法律服務所或者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因為這是維護權益最正規的途徑。
永正:葉某見利忘義、以身試法,最終走向犯罪,他的前車之鑒值得我們深思……
(1)請結合“違法犯罪必受罰”的材料,分析其體現了哪些法律知識?
(2)請你從“眾說紛紜抒己見”中選擇兩位同學的觀點進行評析。
(3)假如我們的個人信息被非法利用,你打算用哪些方式維護權益?
【答案】(1)①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②題文中的葉某借職務之便,出售公民的個人信息獲利,這一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違反了我國的刑法的規定,理應受到刑罰的處罰。
(2)選擇小夢的觀點:觀點錯誤。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時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中學生也不例外,小夢的說法是缺乏法律意識的表現,不懂得依法維權,是法治觀念淡薄的表現。選擇小嘉的觀點:觀點錯誤。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犯,我們可以通過向法律服務所或者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但是訴訟時處理糾紛、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選永正的觀點:說法正確。這是能夠認識到犯罪危害性的表現,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懂得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3)①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正處、法律援助中心等。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2)選擇小夢的觀點:觀點錯誤。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時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中學生也不例外,小夢的說法是缺乏法律意識的表現,不懂得依法維權,是法治觀念淡薄的表現。選擇小嘉的觀點:觀點錯誤。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犯,我們可以通過向法律服務所或者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但是訴訟時處理糾紛、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選永正的觀點:說法正確。這是能夠認識到犯罪危害性的表現,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懂得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3)①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正處、法律援助中心等。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我們可以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1 3:0:1組卷:52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