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如圖甲所示,將敲響的音叉在耳邊慢慢轉動,會聽到時強時弱的聲音。音叉的兩個叉股就是兩個聲源,都會發出疏密相間的聲波。當兩列頻率相近的聲波相遇時,如果其中一列聲波的“密部”與另一列聲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們就會相互抵消,在這些位置幾乎聽不到聲音。根據這一原理,科學家開發出一種“以聲消聲“的反噪聲技術。簡單地說,就是用話筒將噪聲收集起來傳送到專門的電腦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通過喇叭發出新的噪聲,恰能將原來噪聲的振動抵消,這種“以聲消聲”的方法稱作“有源消聲技術”。目前這一技術已經應用到空調器、大功率冰箱及汽車發動機的制造中。

          (1)空氣中傳播的音叉的聲音是
          空氣
          空氣
          振動的波(填“音叉”或“空氣”),人耳聽到的聲音較弱時,是兩個聲源發出波同時傳達,引起空氣的振動
          相互抵消
          相互抵消
          的結果。
          (2)話筒收集噪聲,
          沒有
          沒有
          (填“有”或“沒有”)控制噪聲的產生;電腦分析獲得的是
          噪聲的振動規律
          噪聲的振動規律

          (3)圖乙示噪聲源在空間M點產生的噪聲振動波形,則聲源在M點的振動應為
          B
          B


          (4)若用疏密相間的豎線表示兩列頻率相同的聲波,如圖丙P、Q表示密部,M、N表示疏部,則兩列聲波相遇時,消聲效果最明顯的情況是
          B
          B

          A.P與Q相遇
          B.P與N相遇
          C.M與N相遇
          D.P與M相遇
          (5)圖丁是依據(4)中方案制成的消聲器原理圖,A處聲音的響度
          大于
          大于
          B處聲音的響度(大于/等于/小于)。
          (6)消聲器的使用效果與噪聲的頻率和響度有關,圖戊是某型號消聲器在控制不同發動機的周期性排氣噪聲時的性能圖像,以下情況中,消聲達標的是
          C
          C

          A.響度為20dB,頻率為100Hz
          B.響度為40dB,頻率為200Hz
          C.響度為70dB,頻率為250Hz
          D.響度為90dB,頻率為350Hz
          (7)車間機床工作時發出響度達110dB的聲音,波形如圖己所示,HereOne降噪耳機能阻止特定的頻率的聲音進入人耳,同時允許其他頻率的聲音(如工友的指令等)進入人耳,工人在車間只要把耳機阻止聲音的頻率值設置為
          12500
          12500
          Hz即可。

          【答案】空氣;相互抵消;沒有;噪聲的振動規律;B;B;大于;C;12500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86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下列說法最接近實際的是(  )

            發布:2024/11/26 19:30:3組卷:2引用:1難度:0.5
          • 2.美國搖滾歌手杰米?溫德拉在我國君山島大展“獅吼功”,他用高達100dB以上的詠嘆調連續震破三個高腳玻璃杯,并被主辦方授予“世界吼王”的稱號。如圖所示為杰米?溫德拉用聲音將玻璃杯震碎的情境。這聲音是由
             
            產生的;說明聲音能夠傳遞
             
            ;聲音的分貝數越高表明其
             
            越大。

            發布:2024/11/26 8:0:2組卷:18引用:1難度:0.7
          • 3.據報道,世界“吼王”杰米?溫德拉曾“吼”出超過100dB的聲音,如圖是他“吼”出聲音將玻璃杯震碎的情景。下列有關他“吼”出的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1/26 8:0:2組卷:219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