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選文,完成問題。
【甲】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譜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節選自《莊子?逍遙游》)【乙】 甘戊①使于齊,渡大河。船人②曰:“河水間③耳,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物各有短長,謹愿敦厚④,可事主不施用兵⑤;騏驥、騄駬⑥,足及千里,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⑦;干將⑧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今持楫而上下隨流,吾不如子;說千乘之君,萬乘之主⑨,子亦不如戊矣。”
(劉向《說苑卷十七?雜言》)【注釋】①甘戊:戰國秦武王時丞相。②船人:船夫。③間:間隔。④謹愿敦厚:謹慎老實,誠懇厚道。⑤不施用兵:不能夠用他們帶兵打仗。施,使用。⑥騏驥、騄駬:四種駿馬的名稱。⑦小貍:小野貓。⑧干將:古代利劍的名稱,這里泛指利劍。⑨千乘之君,萬乘之主:指小國、大國君主。
(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BB
A.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陋室銘》)
B.不然/人恒過,然后能改(《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C.甘戊使于齊/駢死于槽櫪之間(《馬說》)
D.志怪者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十二章》)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君不能自渡,能為王者之說乎?
②干將為利,名聞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3)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置之宮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貍。
(4)【甲】文中“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句可以看出大鵬 體型碩大體型碩大特點,“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句可以看出大鵬 志向高遠志向高遠特點,【乙】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各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專長,我們要用其所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各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專長,我們要用其所長。(前兩個空均用一個四字短語作答)
【答案】B;體型碩大;志向高遠;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各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專長,我們要用其所長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30 8:0:9組卷:61引用:1難度:0.3
相似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司馬遷《陳涉世家》)/②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孟子>二章》) B.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②帝感其誠。(列子《愚公移山》) C.①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林嗣環《口技》)/②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陋室銘》) D.①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歐陽修《醉翁亭記》)/②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馬說》) 發布:2025/1/2 23:0:3組卷:34引用:1難度:0.7 -
2.文言文閱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②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③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簞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盡其才 D.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君子成人之美 A.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B.蹴爾而與之 聚室而謀曰 C.萬鐘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鄉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魚為業
A.文章開頭用“魚”比喻“生”,用“熊掌”比喻“義”,通過類比,形象生動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舍生取義。
B.文中第②段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在生死關頭卻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C.文章通過“不辨禮儀”接受“萬鐘”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分別從正、反兩方面論證“舍生取義”的觀點,論證非常有力。
D.本文告訴我們“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頭,也能經受住考驗”的道理。
(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發布:2024/12/27 1:0:4組卷:14引用:4難度:0.5 -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得之則生/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B.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復前行,欲窮其林 C.今為妻妾之奉為之/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 發布:2024/12/27 0:30:2組卷:54引用:4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