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蔬菜腌制是我國傳統的蔬菜加工方法,腌制的泡菜、酸菜等是人們喜愛的菜肴。但近來科學研究發現,蔬菜在腌制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引發了“腌制食品與人體健康”的討論。某興趣小組就“泡菜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開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選取1、2、3號三只相同的泡菜壇,在每個壇中加入洗凈的新鮮蓮花菜0.6kg,再分別倒入相同量的煮沸過的10%鹽水,將壇密封,置于同一環境中.封壇前進行第一次取樣測定亞硝酸鹽含量,作為對照,后來定時測定,結果見下圖。請問:
          (1)在腌制過程中,會出現壇中溶液量增加,這是由于
          外界溶液濃度過高使細胞滲透失水,另外細菌進行有氧呼吸也會產生少量水
          外界溶液濃度過高使細胞滲透失水,另外細菌進行有氧呼吸也會產生少量水
          。
          (2)根據圖中數據,可知在腌制過程中的第幾天,泡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達到最高值?
          3
          3
          。若要食用,至少要在腌制的第幾天比較好?
          10
          10

          (3)為了降低亞硝酸鹽含量,泡菜加工過程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請簡要談一點你的想法
          防止雜菌的污染,注意腌制的時間,控制好溫度和食鹽的用量
          防止雜菌的污染,注意腌制的時間,控制好溫度和食鹽的用量

          【答案】外界溶液濃度過高使細胞滲透失水,另外細菌進行有氧呼吸也會產生少量水;3;10;防止雜菌的污染,注意腌制的時間,控制好溫度和食鹽的用量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33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學習《物質的溶解》時小科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往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在相同溫度下,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50g、25g、5g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現象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小科認為,A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他的判斷依據是
             

            (2)A、B、C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
             
            。

            發布:2024/12/18 12:30:2組卷:319難度:0.5
          • 2.在一定溫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KCl)固體,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鉀的質量與得到相應溶液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1)該溫度下氯化鉀的溶解度為
             
            克。
            (2)實驗③的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
             

            (3)實驗①、②、③的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分別為a、b、c,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
             
            (用“>”“<”或“=”表示出來)。

            發布:2024/12/28 15:0:1組卷:18難度:0.5
          • 3.溫度20℃時,向一定量不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鉀固體,升溫到60℃后再恢復到原溫沒有晶體析出,下列各相關量隨時間的變化圖象不正確的是( ?。?/h2>

            發布:2024/12/28 15:30:1組卷:2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