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回答問題。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乙】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培養培養
②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以……為親以……為親
③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這
④有婦人哭于墓者而哀 在在
⑤何為不去也 離開離開
(2)翻譯下列句子。
①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②今吾子又死焉。
(3)【甲】文構想的大同社會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請用自己的話簡要表述。
(4)【乙】文中孔子的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政治理想?
【答案】培養;以……為親;這;在;離開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