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案例名稱:土壤的組成和利用
案例資料:黑土是大量枯枝落葉或草本植物難以腐化、分解,歷經長時間演化形成的肥沃土壤。黑土廣泛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勢平緩的地區。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黑土區農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黑土侵蝕嚴重。如圖示意黑土剖面及我國東北黑土地的分布。

案例思考:
(1)說出黑土的性狀特點。(提示:從土壤顏色、厚度、結構、肥力等方面回答)
(2)簡述我國東北地區黑土形成的自然原因。
(3)為了緩解黑土退化,提出相應的對策。
【考點】土壤形成因素與過程.
【答案】(1)顏色深;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土質疏松土壤結構良好等。
(2)夏季雨熱同期,植物生長量大;冬季較長,寒冷干燥,枯枝落葉豐富;緯度高,氣溫低,微生物活動弱有機質分解緩慢;地形平坦,養分不容易流失,利于腐殖質的積累等。
(3)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控制土壤侵蝕,減少水土和養分的流失;作物輪作(退耕還林、草或濕),種養結合;改進灌溉技術,減輕黑土流失等。
(2)夏季雨熱同期,植物生長量大;冬季較長,寒冷干燥,枯枝落葉豐富;緯度高,氣溫低,微生物活動弱有機質分解緩慢;地形平坦,養分不容易流失,利于腐殖質的積累等。
(3)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控制土壤侵蝕,減少水土和養分的流失;作物輪作(退耕還林、草或濕),種養結合;改進灌溉技術,減輕黑土流失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18 17:0:2組卷:17引用:3難度:0.6
相似題
-
1.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表層鹽分流失。如圖為江南丘陵某研究區紅壤在不同措施下(均不施肥)的實驗結果。該實驗結果表明,與①處理措施相比( ?。?br />
A.②處理措施使土壤有機質增加,利于水土保持 B.③處理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大,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 C.②處理措施使水土流失加劇,土壤酸性增大 D.③處理措施使水土流失減輕,土壤呈堿性 發布:2024/12/31 17:30:2組卷:4引用:1難度:0.6 -
2.捷列克河是俄羅斯北高加索東部的河流。讀捷列克河所在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捷列克河三角洲廣泛分布著鹽漬化土壤,分析其成因。
(2)試分析土壤鹽漬化對當地農業生產的影響。
(3)說明防治土壤鹽漬化的措施。發布:2024/12/31 18:0:1組卷:16引用:2難度:0.6 -
3.讀圖,①、②、③代表的土壤類型依次是( )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發布:2024/12/31 17:0:2組卷:365引用:10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