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20年7月,隨著幾場強降雨席卷我國部分地區,持續的極端天氣讓多個城市出現內澇災害。7月6日,受暴雨影響,上海外灘濱江親水平臺的積水順樓梯流下,形成了小型瀑布,隨即上海很快也出現了“看海模式”(如圖1),并先后觸發雷電、暴雨、大風三項黃色預警。

          材料二:為了治理城市內澇,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系統誕生,人們開始建設海綿城市(如圖2)。海綿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

          (1)上海7月6日暴雨主要涉及的水循環類型為
          海陸間循環
          海陸間循環

          (2)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內澇嚴重,從水循環的角度看,造成城市內澇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BD
          BD
          (雙選)。
          A.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發,特大暴雨不斷增多
          B.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擴大,地面滲透力下降
          C.城市多地處平原或谷地,地勢低洼,容易形成積水
          D.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網的排水設計能力偏低
          (3)為了減輕內澇,城鎮建設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鋪設“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質地面,這一措施改善了水循環的
          下滲
          下滲
          條件,減少了
          地表徑流
          地表徑流
          ,增加了
          地下徑流
          地下徑流

          (4)“海綿城市”將綠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統,可以
          A
          A

          ①減少內澇發生
          ②改善生態環境
          ③減輕交通壓力
          ④加劇熱島效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海陸間循環;BD;下滲;地表徑流;地下徑流;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5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列有關江蘇省城市化發展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改革開放以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受嚴格的戶籍制度影響,江蘇省城市人口的增長主要來源于自然增長,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圖甲)。

            材料二: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江蘇省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區之一。20世紀80年代蘇南地區的鄉鎮企業迅猛發展,被譽為“蘇南模式”。圖乙表示這一時期江蘇省城市化進程。
            材料三:1995年以來,我國城鎮化經歷了歷史上最快的發展階段,同時也帶來一個更令人頭痛的問題--市場房價進入快速上漲甚至暴漲期。房價問題的背后,還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數據:從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內,國內城市建設用地擴張83%,但同期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人口僅增長45%。
            材料四: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業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2014年3月份,《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正式發布。2014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的通知》,將江蘇、安徽兩省和寧波等62個城市(鎮)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明確的時間表,2014年底前開始試點,并根據情況不斷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試點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2018至2020年,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
            (1)改革開放以前,江蘇省城市化發展的總趨勢是
             
            ;改革開放以后,江蘇省城市化進程的主要特點是
             

            (2)根據材料三,分析我國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其帶來的不利影響。
            問題:
             

            對農村的影響:
             

            對城市的影響:
             

            (3)針對我國城市化過程存在的問題,江蘇如何走出一條新型的城鎮化道路?

            發布:2024/12/31 9:0:1組卷:16引用:2難度:0.5
          • 2.福建省總面積為12.4萬平方千米,近年來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省份之一.如圖為福建省工業和城市發展變化統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簡述圖中反映出的福建省工業化和城市化迅速發展的表現.
            (2)福建省是我國著名的桂圓、荔枝產區,分析城市化對水果生產的影響.
            (3)簡述福建省城市化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發布:2024/12/31 11:0:1組卷:3引用:2難度:0.3
          • 3.閱讀圖文材料,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世界城市化發展趨勢。
            年份 世界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城市人口/億人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億人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億人 城市化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2.87 17.0
            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89 66.6 9.6 25.4
            1980 17.04 39.6 7.89 70.2 12.2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4.8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8.7 39.3
            材料二:2004年部分城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情況。
            地區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長率/‰
            全國 12.29 6.42 5.87
            北京 6.1 5.4 0.7
            上海 6 7.2 -1.2
            材料三:北京常州人口構成變化圖。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世界和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
             
            過程,其標志表現在哪些方面?
            (2)由材料而可知,上海人口的增長變化呈現出
             
            的特點。造成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3)根據材料三分析,北京人口自然增長率較
             
            。而實際居住人口快速增長應主要是由
             
            導致的。造成這種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發布:2024/12/31 13:0:1組卷: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