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社會】
材料一:學農教育、開放科學實踐活動、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在“北京市初中實踐活動管理平臺”上,同學們可以選擇豐富多彩的課程進行學習!

(1)有的同學認為,參加實踐活動太浪費時間了,而且初中生離社會還遠,參加實踐活動意義也不大。你支持這個觀點嗎?請說出你的理由。
材料二:一些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的孩子,漸漸養成了“不移動”的生活方式,宅在家里不出門,封閉孤僻不愿張嘴。
(2)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不提倡“不移動”的、宅的生活方式,融入社會、親近社會是我們所提倡的。生活中,哪些具體行為算得上是親社會行為?(列舉3條)
材料三:現代中學生親近社會狀況如何?在被調查的78名同學中,統計結果如下:
經常參加公益活動 | 偶爾參加 | 從未參加 | 認為參加公益活動無關緊要 |
8人 | 16人 | 24人 | 30人 |
【答案】(1)不支持。理由:①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②養成親社會行為的途徑: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的;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所以,初中生要積極參加實踐活動。
(2)勞動體驗、研學旅行、做志愿者、遵守規則等。
(3)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勞動體驗、研學旅行、做志愿者、遵守規則等。
(3)①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②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15 1:0:9組卷:8引用:7難度:0.1
相似題
-
1.下列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認識正確的是( )
A.是中學生的主要任務 B.是服務社會的唯一途徑 C.是融入社會的重要方式 D.與自己無關 發布:2024/12/28 2:0:1組卷:4引用:3難度:0.7 -
2.開展學雷鋒活動期間,不少學校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場館、少年宮等陣地,對青少年學生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 )
①豐富學生情感,促進精神發展
②體味美好情感,愉悅身心健康
③杜絕不良誘惑,提高學習成績
④全面觀察事物,體驗負面情緒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發布:2024/12/27 23:30:1組卷:7引用:3難度:0.5 -
3.青少年要重視在實踐中學習,增強問題意識,培養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下列屬于社會實踐活動的有( )
①社會調查
②社區服務
③科學實驗
④義務勞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發布:2024/12/27 22:30:1組卷:4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