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圖1 為渤海及周圍地區示意圖,圖2 為山東半島多年平均降雪量分布圖。

材料二:每年冬季,山東半島的北部,降雪天數少則幾天,多則出現連續數周,降雪量明顯高于我國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尤其是煙臺市和威海市降雪通常有持續時間長、強度大的特點,被稱為我國冬季的“雪窩”。
材料三:海水鹽度高不能直接用于農業灌溉,結冰后的海冰鹽度大大下降,中國科研團隊利用物理的重力或離心方式對海冰進行脫鹽,使鹽度降至1‰以下,達到國家農田灌 溉水質(二類)標準。
(1)山東半島多年平均降雪量的空間分布特征為自東北向西南降雪量急劇減少自東北向西南降雪量急劇減少。分析山東半島北部形成我國冬季“雪窩”的原因。
(2)與萊州灣相比,判斷遼東灣冬季海冰分布面積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3)分析利用“海冰淡化”灌溉在環渤海地區農業生產中的積極意義。
【答案】自東北向西南降雪量急劇減少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7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湄南河是泰國第一大河,自北而南縱貫泰國全境。讀圖,完成13、14題。
泰國灣地區的風暴潮多發。按成因分類,風暴潮屬于( )A.海洋災害 B.氣象災害 C.水文災害 D.地質地貌災害 發布:2024/12/31 9:0:1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2.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互花米草來自大西洋西海岸及墨西哥灣,因其可以有效防止海岸侵蝕、防風護岸和促淤造陸,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被大量引入我國。在崇明東灘引入互花米草前,這里的灘涂可劃分為四個帶:蘆葦帶、海三棱藨草/藨草帶、光灘、潮下帶水域,都是遷徙鳥類的良好棲息地。互花米草引入后,開始是占據了蘆葦帶、海三棱藨草帶的中間位置,不久迅速擴張,致密的植株同時與蘆葦和海三棱藨草發生競爭,導致蘆葦的產量大幅減少,海三棱藨草分布面積銳減,甚至可能導致海三棱藨草在崇明東灘完全消失。如不加以控制,崇明東灘國際重要地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如圖示意崇明東灘鳥類在不同環境的種類分布。
原農業部科教司巡視員王衍亮說,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最具危害性的一百種外來生物中,中國就有50多種。其中最嚴重的有11種,這11種已經給我們國家造成每年大概600億元的經濟損失。“外來物種入侵”在我國頻現,加強外來入侵物種安全管理成為當務之急
(1)據圖描述崇明東灘鳥類在不同環境的種類分布特征。
(2)在崇明東灘,互花米草的生態競爭優勢顯著大于本土物種蘆葦和海三棱藨草而變成害草,簡述互花米草物種入侵會給當地帶來哪些危害。
(3)針對外來物種入侵問題,說出我國應采取哪些措施。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5引用:1難度:0.5 -
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材料一:2018年1月6日,載著13.6萬噸的凝析油(一種輕質、高度易燃的石油)巴拿馬籍油輪“桑吉號”在長江口以東約160海里處與一艘貨船相撞并引發大火,漂浮了8天之后,1月14日沉沒。圖1為“事發地附近海岸輪廓、洋流及等深線圖”。
材料二: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圖2為“舟山漁場野生大黃魚年產量變化示意圖”。
(1)“桑吉號”事故發生時,長江口附近海域的鹽度處于一年中的較
(2)圖20中杭州灣以南以
(3)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關于海域的劃分,“桑吉號”事發點海區屬于我國的
(4)舟山漁場海洋生產力高原因是,位于長江口、錢塘江口附近,海水中的發布:2024/11/5 8:0:2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