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每年在經歷雨汛后水位都上升,然后水位轉為下降狀態,湖泊就變成萬畝草原,受鄱陽湖枯水期持續低水位的影響,鄱陽湖生物資源衰退,給周圍地區經濟和居民生活帶來影響,江西省政府正在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請回答下列問題:
          (1)調查鄱陽湖中植物種類和數量時,在每個采樣點要做到
          隨機取樣(多次取樣)
          隨機取樣(多次取樣)
          ,以確保調查結果的客觀性,該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結構類型是
          垂直結構
          垂直結構

          (2)鄱陽湖是白鶴越冬地,白鶴主要靠挖掘水下泥土中水生植物的地下莖和根為食,約占其總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河蚌、植食性小魚、螺等.根據以上信息畫出相關的食物網.

          (3)由于水量減少及人為捕撈,鄱陽湖中各種魚類數量急劇減少,尤其是大型肉食性魚類.大型肉食性魚類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能量流動逐級遞減,高營養級生物獲得的能量少
          能量流動逐級遞減,高營養級生物獲得的能量少

          (4)干涸的鄱陽湖灘被綠草黃花覆蓋,“綠草黃花”為牛、羊等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該信息屬于
          物理
          物理
          信息,體現了信息傳遞可以
          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
          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
          ,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5)最近江西省政府正在就是否興建鄱陽湖水壩展開討論.興建水壩在草地、水土保持,蓄洪、防洪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間接
          間接
          價值.

          【考點】群落的空間結構
          【答案】隨機取樣(多次取樣);垂直結構;;能量流動逐級遞減,高營養級生物獲得的能量少;物理;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間接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9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為減少某河流中N、P含量過高帶來的不良影響,環保工作者擬利用當地原有水生植物凈化水體,他們選擇其中3種植物a、b、c,將其分別置于條件相同的試驗池中,90天后測定它們吸收N、P的量,結果如表:
            植物種類 N吸收量相對值 P吸收量相對值
            浮水植物a 22.3 1.7
            浮水植物b 8.15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結合表中數據分析,為獲得降低該自然水體中N、P的最佳效果,應投放的兩種植物及投放所選植物對該河流的生態影響是(  )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34引用:2難度:0.6
          • 2.如圖所示為不同生態系統在相同的環境條件變化下,甲和乙兩個生物群落所表現出來的反應.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1:30:1組卷:40引用:8難度:0.7
          • 3.下列關于生物群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發布:2024/12/31 1:0:6組卷:10引用:5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