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生活中用到很多特殊“反光鏡”,“街道拐角鏡”就是其中的一種,我們把它叫做凸面鏡:主要是因為轉彎處的行車視線不太好,車輛行駛到彎道附近看不到彎道另一側的車輛,所以加裝一面凸面鏡,通過鏡子可以看到彎道另一側是否有行人或者車輛。自行車尾燈的“反光鏡”就利用了相互垂直的鏡面組合。它本身不發光,但在夜晚,當有汽車燈光照射到尾燈上時,自行車尾燈發出了紅光,可以引起汽車司機注意。尾燈的結構如圖所示。

          (1)從圖中可看出“街道拐角鏡”成的像是
          縮小
          縮小
          (放大/縮小)的像,它的成像原理與平面鏡成像原理
          相同
          相同
          (相同/不同)。這種鏡面對光線的作用是
          發散
          發散
          (發散/會聚)。
          (2)晚上,司機看到的自行車的尾燈
          不是
          不是
          (填“是”或“不是”)光源。
          (3)完成好上圖中的光路圖。
          (4)自行車尾燈采用相互垂直的鏡面組合,突出優點是
          光可按原來方向返回到汽車司機眼睛
          光可按原來方向返回到汽車司機眼睛

          【答案】縮小;相同;發散;不是;光可按原來方向返回到汽車司機眼睛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1 10:0:8組卷:193引用:3難度:0.9
          相似題
          • 1.小馬發現金屬圖釘的光亮表面可以看作凸面鏡的光學鏡子,于是他對凸面鏡探究如下:
            (1)他用多只激光手電筒正對著一凸面鏡照射,情況如圖所示,可見凸面鏡對光線有
            (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2)小馬設計如下方案探究凸面鏡成的像: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長短不同的多支蠟燭;
            ②步驟: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先用光屏進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選擇另一支與點燃的蠟燭長短
            的蠟燭,放在玻璃后面,與像的位置
            。改變蠟燭的位置做多次實驗。
            ③實驗記錄如表:
            蠟燭離弧形玻璃的距離 光屏上的像 玻璃后的像
            很近 縮小 正立
            較遠 縮小 正立
            很遠 縮小 正立
            (3)小馬得出結論:凸面鏡只能成
            像。

            發布:2024/8/1 8:0:9組卷:11引用:0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