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華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觀察到如圖1所示的現象,其中B是跳棋子A在平面鏡中的像,在水平桌面上平鋪一張繪有相同方格的紙,OO′是方格紙的中線。
(1)在此實驗中,小華用玻璃板代替了平面鏡,其目的是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小華觀察到另一跳棋子C與像B能夠完全重合,說明 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與物大小相等。如果在跳棋子C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 沒有沒有(填寫“有”或“沒有”)它的像。
(3)另一同學將一枚跳棋子放在玻璃板前某一位置后,鏡面、物和像的位置如圖2所示,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平面鏡沒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平面鏡沒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補救的措施是:按圖中箭頭 乙乙(填“甲”或“乙”)的方向轉動鏡面。
【考點】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
【答案】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像與物大小相等;沒有;平面鏡沒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7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是同學們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幾種情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蠟燭A距玻璃板4cm,則蠟燭B距玻璃板8cm才能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蠟燭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傾斜,則乙圖是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C.若蠟燭A放好位置以后,用手移動蠟燭B時,眼睛應該從B處看過來 D.以上說法均正確 發布:2024/8/7 8:0:9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活動中(如圖)。
(1)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①厚為2毫米的茶色玻璃;②厚為5毫米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兩支相同的蠟燭;⑥火柴。探究活動中應選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號)。
(2)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 (填“較明亮”或“較黑暗”)環境中進行。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鏡做實驗,其好處是 。
(3)此時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現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圖甲)。你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發布:2024/8/7 8:0:9組卷:3引用:1難度:0.5 -
3.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小科把四個字母模型分別面對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與物左右位置的關系,其中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B. C. D. ????
發布:2024/8/28 2:0:9組卷:1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