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甲】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①以為餌,可以已大風②、攣踠、瘺癘③,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以王命聚④之,歲賦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⑤。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⑥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言之,貌若甚戚者⑦。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如何?”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⑧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節選自選自柳宗元《捕蛇者說》)[注釋]①得而臘之:抓到并把它的肉晾干。②大風:麻風病。③攣踠:手腳彎曲不能伸展;瘺癘:脖子腫,毒瘡 惡瘡。④聚,征集。⑤當其租入:(允許用蛇)抵他的稅賦。當,抵充。⑥嗣:繼承。⑦貌若甚戚者:表情好像非常悲傷的樣子⑧生:使活下去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食之不能盡其材 同“飼”,喂同“飼”,喂
②策之不以其道 鞭策,駕馭鞭策,駕馭
③余悲之 同情同情
④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等待等待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項是 BB
A.黑質而白章 |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B.吾祖死于是 | 駢死于槽櫪之間 |
C.募有能捕之者 |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D.專其利三世矣 | 其真不知馬也 |
①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②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請結合文章內容說說這兩篇文章分別表達了作者什么觀點?
【答案】同“飼”,喂;鞭策,駕馭;同情;等待;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19 8:0:9組卷:3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