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調查了自己所居住區域的發展歷史,并繪制了示意圖(如圖)。據此完成1~3題。

Ⅰ時期:清朝,從北京朝陽門到通州有一條石板路,沿途有八里莊村和十里堡村兩處村落。村民種植的糧食和蔬菜自給自足 | Ⅱ時期:1950年代,朝陽路南側建設了棉紡織廠,道路北側是配套建設的工人居住區,形成聞名全國的紡織工業區 | Ⅲ時期:1990年代,按照北京城市規劃,幾座紡織廠合并搬遷原有廠區升級改造。 |
該區域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存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考點】城市的空間結構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A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1引用:0難度:0.7
相似題
-
1.下列城市依次是在河流、交通、政治、資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組是( )
A.攀枝花 石家莊 大同 堪培拉 B.廣州 華盛頓 西安 鞍山 C.贛州 株洲 巴西利亞 大慶 D.攀枝花 鄭州 杭州 邯鄲 發布:2024/12/31 18:0:1組卷:3引用:1難度:0.8 -
2.河流對城市的影響很大,通常屬于不利于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位置是( )
A.兩河匯合處 B.河流發源地 C.河流渡口 D.河口位置 發布:2024/12/31 18:0:1組卷:6引用:3難度:0.8 -
3.某城市內部的地域結構為多核心結構.如圖是該城市的建筑與道路分布示意圖.
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中屬于中心商務區的是
(2)C、D、E中屬于低級住宅區的是
(3)汽車銷售店布局在G處的理由是發布:2024/12/31 18:0:1組卷:54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