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常規飼養的實驗小鼠封閉種群中,偶然發現幾只小鼠在出生第二周后開始脫毛,以后終生保持無毛狀態。為了解該性狀的遺傳方式,研究者設置了6組小鼠交配組合,統計相同時間段內繁殖結果如下。
組合編號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Ⅵ | |
交配組合 | ●×![]() |
![]() |
![]() ![]() |
●×■ | ●×□ | 〇×■ | |
產仔次數 | 6 | 6 | 17 | 4 | 6 | 6 | |
子代小鼠總數(只) | 脫毛 | 9 | 20 | 29 | 11 | 0 | 0 |
有毛 | 12 | 27 | 110 | 0 | 13 | 40 |


(1)Ⅳ組的繁殖結果說明,小鼠表現出脫毛性狀不是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
影響的結果。可進一步研究其變異原因。基因突變具有 低頻率性(或普遍性)
低頻率性(或普遍性)
等特點,該小種群中同時出現了幾只脫毛小鼠,說明相關基因突變頻率比一般情況 高
高
。(2)第Ⅴ、Ⅵ組實驗為
正反交
正反交
,通過其結果可判定脫毛對有毛為 隱
隱
性。其子代為雜合小鼠,利用它們進一步實驗。(3)Ⅰ、Ⅱ組子代中脫毛、有毛性狀均不存在性別差異,說明相關基因位于
常
常
染色體上。綜合Ⅰ、Ⅱ、Ⅲ組結果,可判定脫毛、有毛性狀是由 一對等位
一對等位
基因控制的,相關基因的遺傳符合 基因分離
基因分離
定律。但相關比例與經典孟德爾比例有所偏移,分析可能是脫毛小鼠同時存在其他不利性狀。(4)測序結果表明:突變基因序列模板鏈中的1個G突變為A,推測密碼子發生的變化是
B
B
(填選項前的符號)。突變基因表達的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小于突變前,推測其原因是蛋白質合成 提前終止
提前終止
。進一步研究發現,該蛋白質會使脫毛小鼠細胞代謝速率下降,可以解釋表中數據顯示的雄性脫毛小鼠的 產仔率低
產仔率低
原因。A.由GGA變為AGA
B.由CGA變為UGA
C.由AGA變為UGA
D.由CGA變為GGA
【考點】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及應用.
【答案】環境因素;低頻率性(或普遍性);高;正反交;隱;常;一對等位;基因分離;B;提前終止;產仔率低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9 8:0:10組卷:12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玉米第九號染色體上的糯性基因(wx)在胚乳中表達,也在花粉中表達(糯性淀粉遇碘呈棕紅色).取一株玉米成熟的花粉,用碘液進行檢測,結果約50%的花粉顯藍色、約50%的花粉顯棕紅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對相對性狀 B.非糯性基因不在九號染色體上 C.該株玉米的基因型一定為雜合子 D.該檢測結果可證明基因分離定律 發布:2024/12/31 3:30:1組卷:41引用:8難度:0.7 -
2.玉米中因含支鏈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變藍;含直鏈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變藍色。A對a為完全顯性。把AA和aa雜交得到的種子播種下去,先后獲取花粉和籽粒,分別滴加碘液觀察統計,結果應為( )
A.花粉、籽粒全部不變藍 B.花粉 變藍、籽粒全部不變藍12C.花粉 變藍、籽粒12變藍12D.花粉 變藍、籽粒12變藍14發布:2024/12/31 3:30:3組卷:14引用:3難度:0.7 -
3.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孟德爾巧妙設計的測交方法只能用于檢測F1的遺傳因子組成 B.在“性狀分離比的模擬”實驗中,兩桶內的彩球模擬的是F1產生的兩種配子 C.病毒和原核生物的遺傳不符合分離定律,真核生物的遺傳也未必符合 D.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并不一定會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 發布:2025/1/16 8:0:1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