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物理教學中STS教育與課外科技活動”學術報告會上,吳教授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站在從賓館房間帶來的一次性塑料拖鞋上,手上捏著一個帶有絕緣柄的圓形銅拍,同放在木桌上的毛皮摩擦后就立即拍一下自己的胸脯,反復幾次后,他的頭發就根根豎起來像“怒發沖冠”似的,頓時會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請分析吳教授的實驗說明了哪些物理現象或原理:(1)摩擦起電摩擦起電;(2)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答案】摩擦起電;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7 5:0:8組卷:14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因 電子而帶負電。如圖所示,該橡膠棒能使細水流變彎曲,這說明帶電體具有 的性質;將該橡膠棒靠近輕質小球,二者互相排斥,則小球與橡膠棒帶 (選填“同”或“異”)種電荷。
發布:2024/12/24 2:0:1組卷:32引用:5難度:0.7 -
2.如圖所示,對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現象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甲:用金屬棒連接帶負電的驗電器A與不帶電的驗電器B,金屬棒中的瞬時電流方向為B到A B.圖乙:N95口罩的中間層為多孔結構的熔噴布,熔噴布在生產過程中通過處理得到了大量的電子,所以熔噴布帶負電 C.圖丙:甲、乙兩輕質小球靠近時相互吸引,說明兩球一定帶異種電荷 D.圖丁:擦拭過的鏡面很容易粘上細小的灰塵,主要是因為帶電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 發布:2024/11/22 13:30:1組卷:194引用:7難度:0.8 -
3.如圖甲所示,小麗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張愛心的圖案,用絲綢裹住手指,照著圖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勻撒上木屑,豎起塑料板輕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顆由木屑組成的愛心,如圖乙所示,這個過程模擬了靜電復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塑料板是導體 B.摩擦后的塑料板和絲綢帶上了同種電荷 C.摩擦過程中創造了電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 發布:2024/12/14 18:0:3組卷:88引用:7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