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
材料一:某校倡導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參與公益活動,用每一個人的熱情去激活社會的正能量,實現“小志愿——小文明——大文明”的轉飛。
材料二:2020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疫情發生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前所未有的調集全國人力,物力、財力開展大規模醫療救治,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僅僅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疫情防控狙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材料三: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談到,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這次抗疫斗爭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現令人欣慰、令人感動。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服務社會。展現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社會的風采,展現中華精神的力量,展現出中華民族的希望!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點贊!
(1)“人人都是志愿者”,請問你參加過或你將來想要參加什么志愿服務活動?
(2)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從服務社會的角度談談舉辦全國抗疫表彰大會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
(3)結合材料三,你將如何在學習生活中向優秀模范學習,踐行抗疫精神?
【答案】(1)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等。
(2)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美德。④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3)①樹立生命至上、命運與共的意識,認識到奉獻社會的價值和意義;②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踐行親社會行為;③積極參與各種志愿活動奉獻愛心,比如去養老院看望老人、作圖書館義工、參加義務植樹等;④通過網絡向身邊人宣傳抗疫的先鋒模范,弘揚抗疫精神;⑤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成為新時代建設者做好準備。
(2)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③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美德。④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3)①樹立生命至上、命運與共的意識,認識到奉獻社會的價值和意義;②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踐行親社會行為;③積極參與各種志愿活動奉獻愛心,比如去養老院看望老人、作圖書館義工、參加義務植樹等;④通過網絡向身邊人宣傳抗疫的先鋒模范,弘揚抗疫精神;⑤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成為新時代建設者做好準備。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0引用:2難度:0.4
相似題
-
1.在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了社會責任,又幫助了他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這說明( )
A.我們可以從公益活動中獲得我們所有的生活必需品 B.可以通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服務和奉獻社會 C.我們中學生只需要好好學習,不需要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D.我們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是為了獲得榮譽 發布:2024/12/28 1:0:5組卷:29引用:6難度:0.7 -
2.材料:志愿者甲:“我的存在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到幸福,我相信在志愿服務中我一定可以得到很多收獲和體會。”
志愿者乙:“都說志愿者的微笑是上海最好的,但如果我們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技能,志愿者的微笑就變成傻笑了。”
(1)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什么?
(2)假如你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志愿者,你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努力?(至少答三點)發布:2025/1/29 8:0:1組卷:3引用:1難度:0.3 -
3.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一種全新的、自上而下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眾熱捧。從貧困兒童的一頓午餐、一件新衣到殘疾人的一次出行、流浪動物的收容……越來越多的微小善事引發大家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平凡群眾加入這支隊伍,成為志愿者。集點滴愛心,盡綿薄之力,在新媒體技術搭建的現代化平臺上,這些慈善行為終將匯成溫情脈脈的愛心洪流,并感受到社會是一個大課堂,參與社會的過程,就是在實踐中發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
材料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體育法》的頒布對于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加快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材料一中傳遞愛心的優秀志愿者們身上有哪些正能量值得我們學習?
(2)結合“走進社會生活”的相關內容,談談志愿者和社會實踐活動都屬于什么行為?簡述如何養成這一行為?
(3)材料二反映了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什么?它的主要職權有哪些?發布:2024/12/28 1:30:1組卷:17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