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發生化學反應時,某同學設計出下列6種實驗裝置。

(1)6個實驗是否都能提供CO2跟NaOH發生化學反應的證據?6個實驗都可以證明CO2和NaOH反應。6個實驗都可以證明CO2和NaOH反應。請逐一簡述出現的現象。實驗(1),反應后,有溶液進入試管內;
實驗(2),反應后,倒置可發現玻璃片被吸住;
實驗(3),反應后,塑料飲料瓶被壓癟;
實驗(4),反應后,氣球會充氣鼓起來;
實驗(5),反應后,燒瓶中有“噴泉”出現;
實驗(6),反應后,燒杯中的水被吸到錐形瓶中。實驗(1),反應后,有溶液進入試管內;
實驗(2),反應后,倒置可發現玻璃片被吸住;
實驗(3),反應后,塑料飲料瓶被壓癟;
實驗(4),反應后,氣球會充氣鼓起來;
實驗(5),反應后,燒瓶中有“噴泉”出現;
實驗(6),反應后,燒杯中的水被吸到錐形瓶中。
(2)上述6種實驗設計所依據的共同原理是:反應后,盛有CO2的容器壓強減小,同外界大氣壓產生壓強差反應后,盛有CO2的容器壓強減小,同外界大氣壓產生壓強差。
(3)如果有同學質疑,認為上述實驗設計沒有排除CO2可能溶解于NaOH溶液的假設,你如何進一步設計實驗證明CO2和NaOH肯定發生了化學反應?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稀鹽酸,如果出現氣泡,則說明CO2確實同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碳酸鈉。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稀鹽酸,如果出現氣泡,則說明CO2確實同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碳酸鈉。
實驗(2),反應后,倒置可發現玻璃片被吸住;
實驗(3),反應后,塑料飲料瓶被壓癟;
實驗(4),反應后,氣球會充氣鼓起來;
實驗(5),反應后,燒瓶中有“噴泉”出現;
實驗(6),反應后,燒杯中的水被吸到錐形瓶中。
實驗(2),反應后,倒置可發現玻璃片被吸住;
實驗(3),反應后,塑料飲料瓶被壓癟;
實驗(4),反應后,氣球會充氣鼓起來;
實驗(5),反應后,燒瓶中有“噴泉”出現;
實驗(6),反應后,燒杯中的水被吸到錐形瓶中。
【考點】堿的化學性質.
【答案】6個實驗都可以證明CO2和NaOH反應。;實驗(1),反應后,有溶液進入試管內;
實驗(2),反應后,倒置可發現玻璃片被吸住;
實驗(3),反應后,塑料飲料瓶被壓癟;
實驗(4),反應后,氣球會充氣鼓起來;
實驗(5),反應后,燒瓶中有“噴泉”出現;
實驗(6),反應后,燒杯中的水被吸到錐形瓶中。;反應后,盛有CO2的容器壓強減小,同外界大氣壓產生壓強差;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稀鹽酸,如果出現氣泡,則說明CO2確實同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碳酸鈉。
實驗(2),反應后,倒置可發現玻璃片被吸住;
實驗(3),反應后,塑料飲料瓶被壓癟;
實驗(4),反應后,氣球會充氣鼓起來;
實驗(5),反應后,燒瓶中有“噴泉”出現;
實驗(6),反應后,燒杯中的水被吸到錐形瓶中。;反應后,盛有CO2的容器壓強減小,同外界大氣壓產生壓強差;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入稀鹽酸,如果出現氣泡,則說明CO2確實同NaOH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碳酸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07引用:8難度:0.5
相似題
-
1.NaOH俗稱
發布:2025/1/3 8: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
2.下列物質不溶于水,但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
A.SiO2 B.CO2 C.MgO D.CO 發布:2024/12/25 17:30:2組卷:52引用:2難度:0.9 -
3.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熟石灰可以吸收有害氣體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鈣(CaSO4) B.多用電子郵件、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傳真打印等屬“低碳”方式 C.發射火箭采用的液氫、液氧都是無污染的純凈物 D.生活中常用加熱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發布:2024/12/28 8:0:1組卷:6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