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地處祖國北方邊陲的某地,河水清清,綠草如茵,山巒蒼翠,礦產資源豐富。過去,當地百姓單靠種植玉米、放牧,坐擁綠水青山,僅能填飽肚子。本世紀初,當地引進外來投資開發礦產,經濟增速一路飆升,但因粗暴開采,草原被挖得千瘡百孔,天空整日灰蒙蒙,賣礦收益大部分也被外來投資者帶走,百姓依然貧窮。
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地轉變發展方式,在引進項目時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關停了所有高污染項目,引進了玉米深加工,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煤電一體等技術含量高、環境污染少的項目,同時,盤活土地、勞動力、自然風光等要素,實行入股分紅經營模式,讓資源變資產,讓農民變股民,發展規模化牧草種植,建設汽車露營基地,開發戶外徒步線路,成為大型乳牛養殖場的優質牧草供應基地、京津冀都市居民休閑度假的后花園。當地不僅回歸了綠水青山,還迎來了金山銀山,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滿。
我國“十三五”規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其中,綠色發展首次被作為國策提出,指出我們應該走一條實現經濟、生態和民生有機統一的綠色發展之路。這不僅是適應我國當前生態形勢的唯一選擇,也是為21世紀人類發展新道路提供的偉大實踐。
(1)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我們應堅持什么樣的觀點和理念?
(2)結合材料分析當地是如何增強老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的?
(3)請你分析為什么我國要走綠色發展之路?
【答案】(1)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①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③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惠普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3)①我國資源環境面臨危機,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②有助于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③有助于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④有助于我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⑤有助于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等等。
(2)①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③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惠普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3)①我國資源環境面臨危機,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②有助于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③有助于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④有助于我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⑤有助于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等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5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打開電視卻不看,無意間,你已造成了電力浪費;去市場購物,明知塑料袋會造成白色污染,仍然習慣性接受;明知紙張應該雙面使用,但還是習慣性地丟棄沒有用完的作業本……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環保節能需要注重生活細節
②環保節能應該成為我們的生活習慣
③摒棄不良習慣,只能依靠法制建設
④環保節能重在踐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發布:2024/12/28 3:30:1組卷:133引用:23難度:0.9 -
2.2022年12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強調,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創造條件加快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制度,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建設美麗中國。材料體現了( )
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②我國已建成了環境友好型社會
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
④我國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發布:2024/12/28 3:30:1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3.我們可以暢想一下:“到了2060年實現碳中和之后,我們的后輩會住在屋頂或墻壁能吸收太陽能發電的建筑里;所有的燃油車已經不見蹤影,無人駕駛電動車大行其道;綠色將成為主色調,空氣里都是清新的樹木的味道……”將想象變成現實,我們應該( )
①保護生態加快使用煤炭資源
②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③加速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達到峰值
④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發布:2024/12/28 1:0:5組卷:22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