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百鳥爭鳴,夏天蛙聲陣陣,秋天落葉簌簌……自然之聲是天籟。天籟除了自然界的聲音,還有那些深入心靈的聲音,那些難忘的聲音。
請綜合材料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或感悟,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根據材料內容和含意作文;②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考點】材料作文.
【答案】難忘的聲音 人的一生會聽到無數種聲音,有些聲音一逝而過,還未來得及品味卻已溜走,可有些聲音永遠也不會磨滅,即使經歷了一次次風雨,在心的角落始終有一塊柔軟的地方會為它們保留。
我想記錄聲音,卻遲遲無法下筆,一段段聲音在腦海中像回放電影似的翩然而至:春天的第一聲雷聲,小學畢業前齊聲合唱《童年》的歌聲,朋友相聚時開懷的笑聲……不,并不是它們,我打開塵封的記憶,終是找到了那難忘的聲音——“咔!”
七年級時我開始獨自上學,媽媽擔心我總想送我,我卻不答應,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上學的歷程。我的家住在五樓,三樓正好是個大平臺,每次我下樓走在平臺上時,總能聽見樓上傳下來一個奇怪的聲音——“咔!”。這個聲音在寂靜的早晨顯得越發尖銳刺耳,每天都是如此,我不禁產生疑惑:這究竟是什么聲音?某一個周日的早晨,爸爸出差要去趕飛機,五六點鐘的天空才剛剛放亮,媽媽站在我的房間里靠窗的地方,打開窗,目送著爸爸走下平臺,直到看不見了才將窗關上:“咔!”半睡半醒的我一下子就愣住了,難道這聲音是媽媽發出的?
等下一次上學,我就細心聽那聲音是否再次響起,果真當我走到平臺上時,我家窗戶口媽媽的身影正在晃動!此時,我的心中不禁升起一陣酸酸的感動:晚睡的媽媽僅僅是要看著我安全地走下平臺而早起,這難道不是對母愛最好的詮釋嗎?放學回家后,我和媽媽說:“以后您早點睡,晚點起!不用每天看著我上學了,我長大了,您放心好了!”媽媽隨即明白了她的秘密已被我發現,害羞地微笑道:“好!以后我會晚點起的!”
可第二天,我仍是聽到了那一聲“咔!”。而我卻不忍再去說媽媽,有誰忍心責怪愛自己的媽媽呢?后來,我發現,不僅僅媽媽會發出“咔”的聲音,外婆在媽媽去上班后也會發出“咔”的聲音,爸爸在我去上興趣班時也會發出“咔”的聲音,寒暑假我在父母去上班時也會發出“咔”的聲音……并不悅耳的一聲關窗聲,在我聽來就如天籟之音,這不僅是一種聲音,更是我們家愛的傳遞。
我想記錄聲音,卻遲遲無法下筆,一段段聲音在腦海中像回放電影似的翩然而至:春天的第一聲雷聲,小學畢業前齊聲合唱《童年》的歌聲,朋友相聚時開懷的笑聲……不,并不是它們,我打開塵封的記憶,終是找到了那難忘的聲音——“咔!”
七年級時我開始獨自上學,媽媽擔心我總想送我,我卻不答應,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上學的歷程。我的家住在五樓,三樓正好是個大平臺,每次我下樓走在平臺上時,總能聽見樓上傳下來一個奇怪的聲音——“咔!”。這個聲音在寂靜的早晨顯得越發尖銳刺耳,每天都是如此,我不禁產生疑惑:這究竟是什么聲音?某一個周日的早晨,爸爸出差要去趕飛機,五六點鐘的天空才剛剛放亮,媽媽站在我的房間里靠窗的地方,打開窗,目送著爸爸走下平臺,直到看不見了才將窗關上:“咔!”半睡半醒的我一下子就愣住了,難道這聲音是媽媽發出的?
等下一次上學,我就細心聽那聲音是否再次響起,果真當我走到平臺上時,我家窗戶口媽媽的身影正在晃動!此時,我的心中不禁升起一陣酸酸的感動:晚睡的媽媽僅僅是要看著我安全地走下平臺而早起,這難道不是對母愛最好的詮釋嗎?放學回家后,我和媽媽說:“以后您早點睡,晚點起!不用每天看著我上學了,我長大了,您放心好了!”媽媽隨即明白了她的秘密已被我發現,害羞地微笑道:“好!以后我會晚點起的!”
可第二天,我仍是聽到了那一聲“咔!”。而我卻不忍再去說媽媽,有誰忍心責怪愛自己的媽媽呢?后來,我發現,不僅僅媽媽會發出“咔”的聲音,外婆在媽媽去上班后也會發出“咔”的聲音,爸爸在我去上興趣班時也會發出“咔”的聲音,寒暑假我在父母去上班時也會發出“咔”的聲音……并不悅耳的一聲關窗聲,在我聽來就如天籟之音,這不僅是一種聲音,更是我們家愛的傳遞。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網上購物、視頻聊天、線上娛樂已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業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在家里安裝VR(虛擬現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于各個虛擬場景: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里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里與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場目擊者”。
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實世界中的“現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刻意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
對材料提出的問題,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發布:2025/1/3 8:30:2組卷:2引用:4難度:0.5 -
2.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個小孩手拿一個橘子,問:“媽媽,為什么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應的勞動。”“那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占有。”
讀以上材料,你有何啟迪?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400字。發布:2025/1/3 9:0:2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9月21日,一則消息震撼全網。四川瀘定地震中失聯17天的甘宇在人們的不懈尋找下、終于獲救!
甘宇是國有大型水電站的一名技術員,地震中,他冒險拉閘泄洪、排險救人而被困山林,身陷絕境中,甚至要靠喝尿液來維持生命、此時甘宇不知道,一場圍繞他而展開的搜救活動正在進行中,從政府到民間,從懷抱希望的親人、專業敬業的救援隊員到熟悉環境的村民……,無數人自發自愿,前赴后繼,冒著余震、落石,走過斷道、懸崖,抱著不放棄的信念,搜救不停止;年近60的普通村民倪太高在山里獨自找尋兩天,最終找到了他之前并不認識的甘宇。
人們感動于好人甘宇的堅強和自救,感動于生命的韌性;更感動于眾多普通人的善意接力——正是他們,才創造了這個守望相助的生命奇跡。
以上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發布:2025/1/3 9:0:2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