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22年5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中央文明辦、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強調:禁止網站平臺為未成年人提供現金充值、“禮物”購買、在線支付等各類打賞服務。
材料二:如今,電動車已成為不少學生的代步工具,但電動自行車操控的穩定性及剎車系統的安全性不佳,未成年人遇到突發情況時,應對能力和控制能力較弱,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同時,未成年人往往騎行車速較快,甚至伴隨一些危險動作,在馬路上,可以看到不少騎電動車的學生邊騎電動車邊打電話,有說有笑;也有學生騎電動車不僅逆向行駛,還橫穿馬路……這些行為,更易引發各類交通事故。《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
(1)材料一“禁止網站平臺為未成年人提供各類打賞服務”這一舉措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什么保護?請指出這一保護的作用。
(2)結合材料二,說說我國為何對未成年人在交通安全方面有更為明確的特殊規定?
(3)結合材料二,從不同角度就如何減少未成年人交通安全事故發生提出合理化建議。(可從學校、家庭、社會等不同角度回答)
【答案】(1)網絡保護。網絡保護是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對未成年人網絡生活實施的專門保護,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
(2)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的關愛和保護,已成為人類的共識。因此,國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特殊保護,未成年人應該主動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安全出行。
(3)學校:加強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組織青少年學習相關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鼓勵青少年遵紀守法。
父母:主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管義務,對未成年人開展家庭教育,在生活中培養交通安全意識,以身作則,在行為習慣方面為未成年人樹立良好的榜樣。
社會: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對未成年人違反交通法規現象應該特別重視,全社會共同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2)未成年人身心發育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的關愛和保護,已成為人類的共識。因此,國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特殊保護,未成年人應該主動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安全出行。
(3)學校:加強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組織青少年學習相關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鼓勵青少年遵紀守法。
父母:主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管義務,對未成年人開展家庭教育,在生活中培養交通安全意識,以身作則,在行為習慣方面為未成年人樹立良好的榜樣。
社會: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對未成年人違反交通法規現象應該特別重視,全社會共同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3 8:0:9組卷:7引用:2難度:0.3
相似題
-
1.從治理“飯圈”亂象,到反對網絡暴力、防止“按鍵”傷人,針對階段性突出問題,相關部門集合全網力量,壓實各方管理責任,打造互聯網的“藍天白云”,讓青少年安全上網、放心上網。這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
A.學校保護 B.網絡保護 C.家庭保護 D.司法保護 發布:2024/12/8 12:0:1組卷:102引用:7難度:0.8 -
2.中央網信辦等部門聯合舉行“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集中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涉未成年人問題亂象。
判斷:
理由:發布:2024/12/27 21:0:2組卷:19引用:3難度:0.5 -
3.[與法同行]
2022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實施一周年。為推進普法宣傳工作,某市將舉辦法治繪畫比賽,邀請同學們通過畫筆用心用情、用愛來描繪心中的“法”。
(1)如圖是小新未完成的參賽作品,請幫他把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防線補充完整。
(2)小新獲獎后受邀分享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護的原因,請你幫他回答。
(3)比賽歸來,小新聽同學說:“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護,所以法律對未成年人沒有約束力”。請你判斷該觀點的正誤并說明理由。發布:2024/12/2 1:30:3組卷:4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