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綜合性學習。
          4月24日是第七個“中國航天日”,育才學校開展了以“航天點亮夢想”為主題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你也參與其中。
          【航天圖片我來補】
          (1)在準備航天圖片展時,小語忘記把兩幅圖片上的文字下載下來了。請你根據“北斗”“天問”的樣式,揣測另外兩個航天重器命名的起源及寓意。

          “嫦娥”命名源自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嫦娥奔月”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嫦娥奔月”
          ,寓意是
          弘揚傳統文化,表達中國人“奔月”的決心,登月的愿望
          弘揚傳統文化,表達中國人“奔月”的決心,登月的愿望

          “鯤鵬”命名源自
          中國神話中的神鳥
          中國神話中的神鳥
          ,寓意是
          巨大無比,力大無窮,志向高遠
          巨大無比,力大無窮,志向高遠

          【航天圖片我來講】
          (2)為了出黑板報,你搜集了一段與航天員有關的材料,井與小語交流。
                長期“天宮”出差會“變胖”?4月16日0時44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細心的網友發現,太空三人組的臉都變圓了,紛紛表示:是不是天宮伙食太好,讓他們吃胖了?對此,曾三上太空的聶海勝作出解釋: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不是因為伙食好。他解釋稱,在地面的時候,牽引力是往下的。失量了以后,這個牽引力沒有了,會帶來體液的重新分布。“臉發胖”其實是“浮腫”,是因失重帶來的正常生理反應。他本人也有過同樣經歷,回到地球一個月左右就會恢復。
                聽完這番解釋,網友紛紛表示漲知識了,并為航天員的犧牲精神點贊!
          看了這個材料,小語對你說:今晚回家可以為奶奶解惑了,她昨天還在念叨王亞平怎么變胖了呢,可是,怎么才能跟她說明白呢?你教教我吧。
                小語,你可以這樣說:
          奶奶,您昨天說王亞平在太空變胖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我看到一篇材料,里面有航天員聶海勝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他說航天員們在太空顯得“臉發胖”是因為失重導致的“浮腫”,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等回到地球一個月左右就會恢復了,你明白了嗎?
          奶奶,您昨天說王亞平在太空變胖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我看到一篇材料,里面有航天員聶海勝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他說航天員們在太空顯得“臉發胖”是因為失重導致的“浮腫”,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等回到地球一個月左右就會恢復了,你明白了嗎?

          【航天對聯我來對】
          (3)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副對聯作為活動總結,請你利用所給的備用詞語把對聯補充完整。(備用詞語:天宮 神舟 問天 傳奇)
          神舟問天
          神舟問天
          ,續寫中華故事:嫦娥奔月,揭開②
          天宮傳奇
          天宮傳奇

          【考點】綜合性學習
          【答案】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嫦娥奔月”;弘揚傳統文化,表達中國人“奔月”的決心,登月的愿望;中國神話中的神鳥;巨大無比,力大無窮,志向高遠;奶奶,您昨天說王亞平在太空變胖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我看到一篇材料,里面有航天員聶海勝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他說航天員們在太空顯得“臉發胖”是因為失重導致的“浮腫”,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等回到地球一個月左右就會恢復了,你明白了嗎?;神舟問天;天宮傳奇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7 14:0:0組卷:10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學校組織開展一次“低碳生活、綠色環保”主題宣傳活動,你和同學們參與其中。
            (1)上網瀏覽相關資料時,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廠粗大的水管,排出帶泡沫的廢水;輪船上的人們談笑風生,食品包裝順著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園里散步的人們經過池塘邊,總有一口痰、幾塊土落進水里;夏天,孩子們拿著水槍,奔跑著,追逐著,鬧得渾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讀完以上材料,請你撰寫宣傳標語。
            (2)下面是小組成員寫的采訪提綱,請你從“提問技巧”的角度對采訪問題做出評析。
            采訪提綱
            采訪對象 王浩:我國水文水資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采訪目的 了解中國的地下水污染情況
            采訪方式 訪談、錄像拍攝
            采訪問題 問題1:王老師,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權威專家,您能介紹一下我國地下水的現狀嗎?
            問題2:王老師,您剛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著越來越嚴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過高,那水中的魚、蝦之類的您會吃嗎?

            發布:2024/12/30 12:30:6組卷:22引用:1難度:0.8
          • 2.綜合性學習。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司法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共青團中央等八部門近日聯合下發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共同組織開展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門指導中小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宣教活動,增強中小學生及其監護人交通安全意識。
                  材料三 第十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圖標。(見圖)

            (1)請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一的內容。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請為你的班級的“小手拉大手,親子安全行”主題班會設計一個活動。請寫出活動名稱。
            (3)仔細觀察材料三圖標,按照一定順序介紹圖標內容。

            發布:2025/1/2 23:0:3組卷:4引用:2難度:0.5
          • 3.綜合性學習。
                  在央視播出的首期《中國詩詞大會》上,來自四川的無臂小伙彭超過五關斬六將,成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雙臂,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學會了用腳穿衣、寫字、上網等。自初中起,彭超就開始喜歡讀古詩詞,不如意時讀讀詩,用寫逆境的詩篇來鼓勵自己。彭超最喜歡李清照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這句詩格外豪邁,這種豪邁能帶給人力量”。彭超表示,未來的人生,需要“詩意的生活”,要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
            (1)你認為怎樣才能做到自強不息?
            (2)假如你在演講稿中要運用上面的材料,那么這則材料不能證明的觀點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見利而進
            C.須堅忍剛毅
            D.須不屈不撓

            發布:2025/1/2 1:30:3組卷:9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