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昆蟲的翅可按長度分為殘翅、中翅和長翅,且殘翅昆蟲不能飛行,翅越長運動能力越強。如圖表示某地區該種昆蟲的翅長與個體數量的關系。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該種昆蟲翅長差異的根本來源是 基因突變基因突變。
(2)如果有兩個較小的此種昆蟲的種群遷入了甲、乙兩個島嶼,其中甲島食物匱乏,運動能力強的生物更容易獲得食物;乙島經常有大風浪,飛行的昆蟲容易被吹入大海淹死。從這一事實得出的結論是 基因突變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絕對的,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境基因突變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絕對的,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境。
(3)若干年后,甲島嶼形成的昆蟲種群A與乙島嶼形成的昆蟲種群B再次相遇,但它們已不能進行相互交配,說明兩種群的 基因庫基因庫存在很大差異,導致它們之間形成了 生殖隔離生殖隔離,而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有:
①A、B兩種群發生的可遺傳的變異不同A、B兩種群發生的可遺傳的變異不同;
②A、B兩種群存在地理隔離,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A、B兩種群存在地理隔離,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答案】基因突變;基因突變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絕對的,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境;基因庫;生殖隔離;A、B兩種群發生的可遺傳的變異不同;A、B兩種群存在地理隔離,種群間不能進行基因交流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0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以下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基因的堿基序列發生的改變,不一定導致性狀改變 B.基因的自由組合包括基因重組,受精作用時未發生基因的自由組合 C.染色體變異產生的后代可以是可育的,也可以是不育的 D.自然狀況下,病毒和原核生物均不會發生基因重組 發布:2025/1/16 8:0:1組卷:8引用:2難度:0.7 -
2.在培養某野生型細菌過程中發現一突變型菌株,它能夠在含鏈霉素培養基上正常生長。比較突變型菌株與野生型菌株結構成分,發現兩者只在核糖體S12蛋白的第56位氨基酸存在差異,致使鏈霉素不能與突變型細菌的核糖體結合。據此判斷,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突變型菌株的產生是由于DNA堿基對的增添導致的 B.鏈霉素與野生型細菌的核糖體結合抑制了翻譯功能 C.培養基中的鏈霉素誘發細菌產生抗鏈霉素突變 D.突變型菌株的RNA與野生型菌株混合培養可得到突變型菌株 發布:2025/1/1 8:0:2組卷:34引用:2難度:0.7 -
3.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生殖細胞中基因突變的頻率越高越利于種群進化 B.基因中堿基對序列的任何改變都會導致基因突變 C.基因突變的頻率如果過高有可能會導致個體死亡 D.紫外線等物理因素可能損傷堿基而誘發基因突變 發布:2025/1/6 8:30:6組卷:28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