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區遭受了特大洪澇災害,為抗洪搶險,急需在18小時內從甲地調運65噸鋼材至乙地,現僅剩一艘滿載時排水量為80噸的貨船,船身質量(包括船員)約17噸。已知甲、乙兩地的水路距離為80千米,船行駛的平均速度為10千米/小時,鋼材的密度為8.0×103千克/米3,若不計水流速度。
(1)請你設計出完成此項任務的可行方案。
(2)通過分析、計算,找出最佳方案。
【考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答案】(1)設計方案:根據問題中所給條件,又在這種特定情況下,可以把部分鋼材放在船體外的水中,并設法將其“貼”在船體上。為防止船體發生傾斜,船體兩側所放置鋼材的質量應該相等。
(2)貨船兩邊各綁8t鋼材(浸入水中),其余49t鋼材裝入貨艙,這樣可在預定時間內將鋼材一次運完。
(2)貨船兩邊各綁8t鋼材(浸入水中),其余49t鋼材裝入貨艙,這樣可在預定時間內將鋼材一次運完。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7/31 8:0:9組卷:9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為了測量硬塑料制成的鍋形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先用一圓柱形容器盛滿水,該容器底面積為100cm2(壁厚度不計)。將鍋形物體開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體漂浮(如圖所示),溢出了300cm3的水,然后慢慢翻轉使物體浸沒沉底,液面下降了1cm。則鍋形物體的質量為 ,密度為 。
發布:2024/12/28 16:30:2組卷:45引用:5難度:0.5 -
2.如圖所示,在盛有某液體的圓柱形容器內放有一木塊A,在木塊的下方用輕質細線懸掛一體積與之相同的金屬塊B,金屬塊B浸沒在液體內,而木塊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與容器口相齊。某瞬間細線突然斷開,待穩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屬塊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塊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斷A與B的密度比為( )
A.h3:(h1+h2) B.h1:(h2+h3) C.(h2-h1):h3 D.(h2-h3):h1 發布:2024/12/28 16:30:2組卷:177引用:3難度:0.5 -
3.甲、乙兩物體的密度相同,甲的體積是乙的2倍。將它們疊放在水槽里的水中,水面恰好與甲的上表面相平,如圖所示。現將乙物體取下,當甲物體靜止時,甲物體將( )
A.沉在水槽的底部 B.懸浮在原位置 C.漂浮,水下部分高度與甲的高度之比為1:2 D.漂浮,露出水面部分的體積與甲的體積之比為1:3 發布:2024/12/28 16:30:2組卷:54引用:4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