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課文《談讀書》選段,完成問題。
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并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味同嚼蠟矣。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文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A】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B】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
(1)選段中A處畫線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2)選段中B處畫線句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出這句話的論點。
(3)請為“讀史使人明智”提供一個道理論據。
(4)作者論述了讀書的重要性,為什么又說“不可盡信書上所言”?
【答案】(1)排比。這樣寫使句式整齊,富有氣勢,有力地證明了文章的論點。
(2)類比論證。人的才智的缺陷,可以通過讀書來彌補。
(3)示例: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br />(4)因為書上的內容,也許對,也許錯;對讀者來說,也許有用,也許無用。如果不加分析,全盤接受,有時對讀者有害無益。
(2)類比論證。人的才智的缺陷,可以通過讀書來彌補。
(3)示例: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br />(4)因為書上的內容,也許對,也許錯;對讀者來說,也許有用,也許無用。如果不加分析,全盤接受,有時對讀者有害無益。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8 8:0:8組卷:5難度:0.5
相似題
-
1.仿照示例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辭手法,并說明其作用。
示例:“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拔以陂_花!”它們嚷嚷。
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突出了紫藤蘿花的美,在陽光下充滿了活力。
(1)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
(2)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發布:2024/12/26 23:0:1組卷:15引用:2難度:0.8 -
2.小組策劃以“頤和園的橋”為專題開展一次講座。下面是同學們文字稿中的部分句子,其中四字詞語或修辭方法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知魚橋身材較矮,貼近水面,仿佛在與水中游魚對視,頗有些“知魚之樂”的意趣。 B.玉帶橋的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整座橋的造型宛如一條玉帶,設計巧妙絕倫。 C.十七孔橋偃臥在昆明湖蕩漾的碧波上,17個孔層出不窮,孔孔相連,恰若長虹臥波。 D.鏡橋的橋名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句“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富含文化意蘊。 發布:2024/12/27 0:0:1組卷:96引用:3難度:0.5 -
3.下列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互文,也叫互文見義,是古詩文中經常運用的一種修辭手法,比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秦時明漢時關”等。 B.“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一般都用韻,如劉禹錫的《陋室銘》。 C.古人的稱謂語非常豐富,如“卿今當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主對臣子的愛稱,“陳康肅公善射”中的“公”,是對男子的謙稱。 D.古代地理以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例如“洛陽”,在古代指在洛河之北。 發布:2024/12/27 4:0:2組卷:24引用:3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