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日“世界濕地日”主題為“修復濕地”。因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隨意排放,使得藍細菌等生物過度繁殖引起濕地生態系統出現水華現象。藍細菌引發的水華通常發生在每年的7、8月份,此時紫外線(UV)強烈。科研人員通過實驗探究了UV對藍細菌生長與擴張的影響。回答以下問題:

(1)濕地生態系統食物網中的所有生物 不能不能(填“能”或“不能”)構成一個群落,原因是食物網只涉及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食物網只涉及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
(2)相關人員利用生態工程原理,對原有濕地生態系統進行建設、修復和改善。如圖1為沿江濕地公園的部分示意圖:
①請分析蘆葦等挺水植物抑制藻類生長的原因:蘆葦等挺水植物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吸收水中的N、P等無機鹽抑制藻類生長蘆葦等挺水植物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吸收水中的N、P等無機鹽抑制藻類生長(答2點即可)。
②請從自生原理出發,分析該濕地恢復工程在移栽其他植物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選擇對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能力較強的植物;各自生態位差異和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多種植被搭配,提高物種多樣性選擇對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能力較強的植物;各自生態位差異和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多種植被搭配,提高物種多樣性(答2點即可)。
(3)藍細菌群體中磷元素分別以DIP(溶解無機磷)和PolyP(儲存磷的多聚體,ATP 是形成PolyP的原料)兩種形式存在。為探究UV對藍細菌體內PolyP合成的影響機制,將取自某湖泊的藍細菌樣品暴露在不同處理條件下,測定藍細菌體內一種光合色素藻膽素含量,結果如圖2。請推測UV促進藍細菌合成PolyP的機制紫外線促進藍細菌合成更多的藻膽素,進而吸收更多光能,利于藍細菌進行光反應(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ATP,為形成Polyp提供更多原料紫外線促進藍細菌合成更多的藻膽素,進而吸收更多光能,利于藍細菌進行光反應(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ATP,為形成Polyp提供更多原料。
(4)“藍細菌磷同化紫外光效應”是指在紫外線輻射下,藍細菌不斷從環境中吸收DIP(溶解無機磷)合成PolyP、導致總磷量增加,促進其繁殖,藍細菌數量增加,會吸收更多DIP(溶解無機磷)。從藍細菌數量的角度分析,此過程屬于 (正)反饋調節(正)反饋調節調節。
【答案】不能;食物網只涉及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蘆葦等挺水植物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生長;吸收水中的N、P等無機鹽抑制藻類生長;選擇對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能力較強的植物;各自生態位差異和它們之間的種間關系;多種植被搭配,提高物種多樣性;紫外線促進藍細菌合成更多的藻膽素,進而吸收更多光能,利于藍細菌進行光反應(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ATP,為形成Polyp提供更多原料;(正)反饋調節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0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近年來,許多農村和城市的郊區建立了人工生態園,不僅為人們節假日提供了觀光、休閑、度假場所,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還提高了生態環境質量。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園是生態工程的其中一種類型,建立人工生態園應遵循
(2)生態園內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如圖所示,能量單位為kJ?cm-2?a-1。從圖中可以看出,流經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來自
(3)人工生態園引用科學手段,根據物種的生活習性、種間關系、資源利用等方面對園區生態模式進行了合理規劃,如在農田中進行套作、建立立體農業生產方式等。從研究能量流動的角度出發,其意義在于發布:2024/12/30 23:30:2組卷:6引用:3難度:0.6 -
2.生物數量超過了環境的承載力后,就會破壞生態工程的哪一原理( )
A.協調與平衡原理 B.系統性原理 C.整體性原理 D.工程學原理 發布:2024/12/31 0:0:1組卷:14引用:3難度:0.8 -
3.將糞便等作為有機肥料施用到農田中以實現“無廢棄物農業”、污水凈化等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措施。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當人和自然和諧統一,生態系統中的能量便可反復利用 B.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C.“無廢棄物農業”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但沒有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D.某種土壤小動物專以雞糞為食,則說明雞同化的能量中至少有10%流入該小動物種群 發布:2024/12/31 1:0:6組卷:42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