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劇中竇娥在臨刑前發下的三樁誓愿都實現了,對這一情節的設計,歷來爭議不斷。有人認為這一情節集中體現了竇娥的反抗精神,深化了主題;也有人認為這是將勝利寄托于神靈的消極描寫,沖淡了整個作品的積極意義。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考點】課文內容分析
          【答案】示例:“三樁誓愿”的設計與主人公竇娥的性格產生了沖突,這三樁誓愿是竇娥冤情的體現,是對世道不公的報復,竇娥想要老天幫她懲罰的是官府里的那些“桃杌”太守,而在作者的設計下,老天把“桃杌”太守和百姓一起懲罰了。百姓是無辜的,竇娥的第三樁誓愿讓許多無辜百姓受災,那些百姓豈不是比竇娥還冤、竇娥為保護婆婆而死,如此孝行,誠然可嘉,但當“亢旱三年”的誓愿應驗時,蔡婆婆恐怕也會身受其害,那竇娥又如何對得起“孝婦”之名呢?所以,從人物塑造上說,“三樁誓愿”的設計與竇娥的善良性格產生了矛盾,這是關漢卿的失誤。關漢卿本想通過竇娥的“三樁誓愿”對元朝的黑暗社會進行批判,卻產生了一些反面效果,這恐怕是他始料未及的,否則,他也不會在劇中有這樣的安排。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6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問諫議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時諫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間,何須苦諫?”
            請引用《伶官傳序》中的某個觀點并結合自己的思考,簡要回答唐太宗的這個問題。

            發布:2024/12/19 0:30:2組卷:12難度:0.6
          • 2.下列各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發布:2024/12/31 23:30:1組卷:15引用:5難度:0.8
          • 3.下列與課文相關的文化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布:2024/12/19 17:30:2組卷:13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