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中竇娥在臨刑前發下的三樁誓愿都實現了,對這一情節的設計,歷來爭議不斷。有人認為這一情節集中體現了竇娥的反抗精神,深化了主題;也有人認為這是將勝利寄托于神靈的消極描寫,沖淡了整個作品的積極意義。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考點】課文內容分析.
【答案】示例:“三樁誓愿”的設計與主人公竇娥的性格產生了沖突,這三樁誓愿是竇娥冤情的體現,是對世道不公的報復,竇娥想要老天幫她懲罰的是官府里的那些“桃杌”太守,而在作者的設計下,老天把“桃杌”太守和百姓一起懲罰了。百姓是無辜的,竇娥的第三樁誓愿讓許多無辜百姓受災,那些百姓豈不是比竇娥還冤、竇娥為保護婆婆而死,如此孝行,誠然可嘉,但當“亢旱三年”的誓愿應驗時,蔡婆婆恐怕也會身受其害,那竇娥又如何對得起“孝婦”之名呢?所以,從人物塑造上說,“三樁誓愿”的設計與竇娥的善良性格產生了矛盾,這是關漢卿的失誤。關漢卿本想通過竇娥的“三樁誓愿”對元朝的黑暗社會進行批判,卻產生了一些反面效果,這恐怕是他始料未及的,否則,他也不會在劇中有這樣的安排。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6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貞觀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問諫議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當時諫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間,何須苦諫?”
請引用《伶官傳序》中的某個觀點并結合自己的思考,簡要回答唐太宗的這個問題。發布:2024/12/19 0:30:2組卷:12難度:0.6 -
2.下列各句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庖丁解?!氛摾砩羁掏笍兀瑢訉酉嗫?,邏輯嚴密。先說“所好者道也”,提綱挈領;然后具體分述解牛經過的三個階段;最后,以“怵然為戒”說明要想獲得自然之道以達到養生的目的,還必須注意在關鍵地方小心謹慎,專心致志。 B.文章的語言精練而富有表現力。“觸”“倚”“履”“踦”四個字活靈活現地再現了庖丁解牛的嫻熟技術;比擬庖丁進刀“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有聲有色;解牛結束“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的怡然自得神態躍然紙上。 C.庖丁技藝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其一,強調對技術的追求(“進乎技矣”)。其二,在反復實踐中積累經驗,探求規律,運用規律。其三,謹慎小心,尊重規律,“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從來不驕傲大意。 D.《庖丁解?!逢U明了莊子的養生之道。其主觀意圖是宣傳消極處世的人生哲學;客觀上卻告訴人們,只要反復實踐,積累經驗,就能像庖丁一樣,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做到“游刃有余”。 發布:2024/12/31 23:30:1組卷:15引用:5難度:0.8 -
3.下列與課文相關的文化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A.新文學是“五四”以來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內容的白話文學,屬于中國現代文學體系,主要體裁包含詩歌、小說、散文、話劇等,魯迅的《阿Q正傳》是我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短篇小說。 B.“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中,初七,指農歷七月初七,舊時婦女在這天晚上祭織女以乞巧;下九,指農歷每月十九,古代每月十九日,婦女們常置酒歡聚,嬉戲娛樂。 C.《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收錄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這些作品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的風土人情,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 D.興是古代詩歌的一種表現手法,朱熹解釋:“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奔唇柚渌挛镒鳛樵姼璋l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吧V绰?,其葉沃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皆使用了該種手法。 發布:2024/12/19 17:30:2組卷:13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