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占地680公頃,是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園,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配套工程之一。奧森公園設計理念是“通往自然的中軸線”,是一個以自然山水、植被為主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地帶,目的是使之成為北京市中心地區與外圍邊緣之間的綠色屏障,對進一步改善城市的環境和氣候具有舉足輕重的生態戰略意義。
奧森公園中有4.7公頃人造濕地,南園主要景觀有三處:疊水花臺、沉水廊道、濕地潛流。其中“沉水廊道”尤為特別,一座廊橋的橋面沉入水面下一米多深,廊道兩邊有玻璃幕墻隔著湖水,為游人近距離觀察水生動植物提供了便利。水面上有“表演輕功”的水黽,在水里有游蕩的小魚兒、小蝌蚪等。有挺水植物如蘆葦、香蒲、水蔥、黃菖蒲、蓮等;浮水植物如荇菜、睡蓮、水鱉等;還有沉水植物如貍藻、金魚藻等。
“濕地潛流”等采用了新型的復合垂直流人工濕地(如構造示意圖1)生態污水處理技術。富含N、P的污水經過進水口進入下行池,在基質(大小不等的礫石)中,由上向下垂直下滲,再自下而上經上行池的基質滲出后,由出水口注入氧化塘繼續處理。

濕地植物與奧森其他植物一樣,盡量選用本地物種,植物根系常形成一個網絡樣結構與基質的表面吸附諸多微生物,其中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就是脫氮的能手,作用機理如圖2所示。經人工濕地處理的生活污水、收集的雨水等可作為非飲用水用于很多生產過程,不僅減少了污染還節約了水資源。

奧森公園已經成為北京市的“綠肺”和生態屏障,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中華文明。由于集多種功能于一身,同時承擔著諸多社會活動,奧森無法通過獨立的自我調節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仍需不斷通過補充物質和能量,移除廢物等人工措施加以維持,因此奧森并不是典型的生態工程。
(1)奧森公園設計和改造過程中依據的生態工程原理有 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協調與平衡原理、整體性原理、系統學與工程學原理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協調與平衡原理、整體性原理、系統學與工程學原理(至少寫出兩個)。
(2)流經奧森公園的總能量為 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和人工物質和能量的輸入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和人工物質和能量的輸入。
(3)“沉水廊道”觀察到的生態系統空間結構為 垂直結構垂直結構,水鱉、金魚藻等屬于生態系統營養結構中的 第一營養級第一營養級。
(4)“濕地潛流”等復合垂直流入人工濕地在凈化污水中起到重要作用。
①微生物在濕地植物的根系和基質上形成大量的“生物膜”,這些微生物在生態系統成分中屬于 分解者分解者,作用是 將動植物的遺體和動物的排泄物,分解成可被生產者(植物)重新利用的二氧化碳和各種無機物,釋放能量將動植物的遺體和動物的排泄物,分解成可被生產者(植物)重新利用的二氧化碳和各種無機物,釋放能量。
②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分別生活在 下行池和上行池下行池和上行池中(填“上行池”或“下行池”),判斷依據為 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的異化作用類型分別是需氧型和厭氧型,下行池中含氧豐富,上行池中含氧較少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的異化作用類型分別是需氧型和厭氧型,下行池中含氧豐富,上行池中含氧較少。
③濕地植物盡量選用本地物種的目的是 避免外來物種入侵,避免對本地生態系統生物生存造成威脅,保證本地生態系統的安全性,其次還有適應性問題,由于溫度、濕度、光照等原因,外地物種不一定適合在北京種植避免外來物種入侵,避免對本地生態系統生物生存造成威脅,保證本地生態系統的安全性,其次還有適應性問題,由于溫度、濕度、光照等原因,外地物種不一定適合在北京種植。
④為研究復合垂直流入人工濕地生態污水處理能力,請設計一個簡便可行的實驗方案,包括實驗操作和檢測指標,字數不超過30個。 從進水口和出水口取水樣檢測,比較N、P含量的差值從進水口和出水口取水樣檢測,比較N、P含量的差值。
(5)奧森既然不是典型的生態工程,推測典型的生態工程的特點是 依靠系統“自組織”來長期維持穩定依靠系統“自組織”來長期維持穩定。
【考點】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態工程的實例和發展前景.
【答案】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種多樣性原理、協調與平衡原理、整體性原理、系統學與工程學原理;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和人工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垂直結構;第一營養級;分解者;將動植物的遺體和動物的排泄物,分解成可被生產者(植物)重新利用的二氧化碳和各種無機物,釋放能量;下行池和上行池;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的異化作用類型分別是需氧型和厭氧型,下行池中含氧豐富,上行池中含氧較少;避免外來物種入侵,避免對本地生態系統生物生存造成威脅,保證本地生態系統的安全性,其次還有適應性問題,由于溫度、濕度、光照等原因,外地物種不一定適合在北京種植;從進水口和出水口取水樣檢測,比較N、P含量的差值;依靠系統“自組織”來長期維持穩定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4引用:1難度:0.7
相似題
-
1.近年來,許多農村和城市的郊區建立了人工生態園,不僅為人們節假日提供了觀光、休閑、度假場所,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還提高了生態環境質量。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園是生態工程的其中一種類型,建立人工生態園應遵循
(2)生態園內生態系統能量流動過程如圖所示,能量單位為kJ?cm-2?a-1。從圖中可以看出,流經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來自
(3)人工生態園引用科學手段,根據物種的生活習性、種間關系、資源利用等方面對園區生態模式進行了合理規劃,如在農田中進行套作、建立立體農業生產方式等。從研究能量流動的角度出發,其意義在于發布:2024/12/30 23:30:2組卷:6引用:3難度:0.6 -
2.生物數量超過了環境的承載力后,就會破壞生態工程的哪一原理( )
A.協調與平衡原理 B.系統性原理 C.整體性原理 D.工程學原理 發布:2024/12/31 0:0:1組卷:14引用:3難度:0.8 -
3.將糞便等作為有機肥料施用到農田中以實現“無廢棄物農業”、污水凈化等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措施。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當人和自然和諧統一,生態系統中的能量便可反復利用 B.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C.“無廢棄物農業”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但沒有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D.某種土壤小動物專以雞糞為食,則說明雞同化的能量中至少有10%流入該小動物種群 發布:2024/12/31 1:0:6組卷:42引用:2難度:0.7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