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水鹽平衡的調節離不開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的作用。醛固酮是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類固醇激素,醛固酮能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鈉離子的重吸收以及對鉀離子的排出。如圖為ADH的作用機理示意圖。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血漿滲透壓是指 血漿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血漿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
(2)當人飲水不足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位于 下丘腦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會受到刺激,促使相應器官釋放抗利尿激素。圖中當抗利尿激素與受體結合后,通過M蛋白促進 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細胞膜轉移,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數量,從而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細胞膜轉移,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數量,從而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導致尿量減少。
(3)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對生命活動的調節屬于體液調節,乙酰膽堿對生命活動的調節屬于神經調節,從作用范圍角度分析,兩者的差異在于 前者作用范圍較廣泛,后者作用范圍準確、比較局限前者作用范圍較廣泛,后者作用范圍準確、比較局限。
(4)某病人血壓高,服用降壓藥后血壓仍不下降,經CT檢查發現患有腎上腺皮質腺瘤,導致腎上腺皮質分泌的醛固酮增加,經血液常規檢測,患者血漿中 鉀鉀(離子)含量低于正常值。
(5)當人劇烈運動、在高溫條件下工作或患某些疾病(如劇烈嘔吐、嚴重腹瀉)時,都會丟失大量的水和無機鹽(主要是鈉鹽)。這時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和鈉鹽,機體細胞外液滲透壓就會下降,而且還會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四肢發冷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昏迷。由此可見,內環境穩態的重要作用是 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考點】體液調節與神經調節的協調——水鹽平衡調節.
【答案】血漿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下丘腦;含有水通道蛋白的囊泡向細胞膜轉移,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數量,從而增加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前者作用范圍較廣泛,后者作用范圍準確、比較局限;鉀;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3引用:2難度:0.7
相似題
-
1.尿崩癥患者的腎臟不能保留水分,臨床上表現為排出大量低滲尿液,依據病變部位可分為中樞性尿崩癥(其病因是因為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所致)和腎性尿崩癥(其病因是因為腎臟相應細胞表面缺乏抗利尿激素受體)。如圖表示正常人和尿崩癥患者禁水后尿液滲透壓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正常人的尿液滲透壓變化可用曲線Ⅲ表示,起對照作用 B.中樞性尿崩癥患者的尿液滲透壓變化可用曲線Ⅰ表示 C.腎性尿崩癥患者尿液滲透壓變化可用曲線Ⅱ表示,其體內抗利尿激素不能發揮正常作用 D.尿崩癥患者體內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偏高,尿量偏大 發布:2024/12/31 5:30:3組卷:1引用:2難度:0.7 -
2.如圖表示正常人分別快速飲用1L清水、1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和血漿滲透壓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曲線d表示飲用1L生理鹽水后排尿量的變化 B.飲用大量生理鹽水后循環血量出現暫時性增加 C.曲線b表示飲用1L清水后血漿滲透壓的變化 D.飲用大量清水后下丘腦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 發布:2024/12/31 5:0:5組卷:4引用:2難度:0.7 -
3.抗利尿激素(ADH)是調節機體水鹽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學本質是多肽,如圖為該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圖,另有研究表明,過量的乙醇會抑制ADH的分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激素與神經遞質不可能作用于同一細胞 B.過量飲酒可導致尿量增加 C.抗利尿激素可抑制毛細血管收縮 D.一種細胞只能識別一種特定的激素 發布:2024/12/31 4:30:1組卷:8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