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多次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于2021年10月23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2021年11月23日,栗戰書委員長在《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座談會上強調:一是全面落實政府的法定職責,協同推進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為家庭教育提供幫助。二是運用多種形式加強對法律的宣傳教育普及,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三是廣大人民群眾真正理解、擁護、踐行這部法律,自覺承擔各自應盡的職責。
(1)材料一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識和觀點?(寫出三點即可)
(2)請結合材料二,運用厲行法治的相關知識,為《家庭教育促進法》得以有效實施建言獻策。
【考點】厲行法治的要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
【答案】(1)多次公開征求社公公眾意見,體現了我國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體現了享有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體現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使國家立法權,體現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國家(社會):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的有序、公平、正義。
(2)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國家(社會):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實現社會的有序、公平、正義。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首次寫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權”這一重要憲法原則,強調要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護公民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利。這表明( )
①立法是社會主義法治的中心環節
②社會主義法治保障社會主義民主
③我國在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發布:2024/12/28 1:0:5組卷:24引用:2難度:0.7 -
2.回望中國的法治進程,立法、執法、司法等各方面讓我們見證了“中國之治”,這體現了我國( )
①凝聚法治共識,建設法治國家
②堅持依法行政,徹底消除腐敗
③堅持厲行法治,營造法治環境
④法治優于德治,保證公平正義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發布:2024/12/28 3:30:1組卷:1引用:5難度:0.7 -
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指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法之前提”,這句話強調了( )
A.全民守法 B.依法行政 C.科學立法 D.公正司法 發布:2024/12/28 1:0:5組卷:32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