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濕地、森林、海洋為地球的三大生態系統。全球超過40%的物種都依賴濕地繁衍生息,因此濕地被稱為“物種基因庫”;濕地也是天然的水庫,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大部分都儲存在濕地中;濕地還是巨大的“碳庫”,它儲存的碳約占全球陸地碳儲量的35%,在全球溫室氣體減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濕地既可以有效降低海浪、海嘯的強度,又是抵御洪災的天然屏障。
從1997年北京市開始進行濕地資源調查與保護工作。保護、恢復濕地不僅要避免人的干擾,制止電魚、撿鳥蛋、獵捕鳥類等行為,讓鳥類等動物有安寧的生活空間,還要對區域進行適度水位控制和生態補水,織補食物鏈也是重要一環。例如,有著“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吃蘆葦枝條中的蟲子,而野鴨、鴛鴦、天鵝等游禽愛吃蘆葦的嫩莖、嫩葉,黑鸛、蒼鷺、白鷺等涉禽在淺水區捕魚,以魚、蝦、貝等為食。
為此,北京在濕地中補植了各種植物,包括藻類、浮萍、灌木柳、蘆葦等,同時投放小野魚和蝦、蟹,為鳥類補充“營養”。截至2021年首都市級濕地已達47塊,總面積近6萬公頃。
(1)濕地生態系統是由種類眾多的濕地 生物生物與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
(2)濕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庫之一,濕地植物屬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的 生產者生產者,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儲存能量的 有機物有機物,從而有效降低區域二氧化碳濃度,減少溫室效應;另一方面,濕地土壤因長期處于水分過飽和狀態,土壤中的細菌、真菌等 分解分解者活動相對較弱,植物死亡后的殘體得不到充分的分解,長年累積而逐漸形成富含有機物的濕地土壤。因此濕地“碳封存”的效果顯著。
(3)濕地生態系統當中的蝦、蟹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 節肢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文中提到的生物之間可形成多條食物鏈,下列食物鏈書寫正確的是 bb。
a.震旦鴉雀→蟲子
b.藻類→小野魚→黑鸛
c.蘆葦←鴛鴦
d.黑鶴→蝦、蟹
(4)某些濕地生態系統在人為過度破壞下,會出現面積減少、功能衰退的現象,這是因為生態系統雖具有一定的 自動調節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能力是有限的。
【考點】生態系統的類型和特征;生態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答案】生物;生產者;有機物;分解;節肢;b;自動調節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69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森林生態系統具有“綠色水庫”的美稱,這與下列生理作用有密切關系的是( ?。?/h2>
A.生長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騰作用 發布:2024/12/12 15:0:4組卷:6引用:1難度:0.8 -
2.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一一江西省鄱陽湖,作為特殊的濕地生態系統能夠涵養水源、調蓄洪水,調節氣候,被譽為( ?。?/h2>
A.地球之肺 B.綠色水庫 C.地球之腎 D.地球之心 發布:2024/11/8 6:0:3組卷:67難度:0.3 -
3.生態系統中被稱為“地球之腎”和“地球之肺”的分別是( ?。?/h2>
A.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 B.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 C.海洋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 D.濕地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 發布:2024/12/16 13:30:3組卷:25引用:14難度:0.7
相關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