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酶能夠將尿素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氨溶于水后形成銨根離子)。某研究人員利用一定濃度的尿溶液進行了銅離子對脲酶活性的影響實驗,得到如圖所示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1917年,美國科學家薩姆納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結晶,并用多種方法證明了脲酶的化學本質是 蛋白質蛋白質。
(2)圖示實驗的自變量為 溫度和銅離子濃度溫度和銅離子濃度;實驗結果表明,隨著銅離子濃度的升高,脲酶的活性 降低降低。圖中顯示,脲酶作用的最適溫度范圍是 40~6040~60℃。為了進一步探究脲酶作用的最適溫度,請寫出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在不加入銅離子(或銅離子濃度一定)的情況下,在溫度為40~60℃范圍內設置更小的溫度梯度進行實驗,測定尿素分解速率在不加入銅離子(或銅離子濃度一定)的情況下,在溫度為40~60℃范圍內設置更小的溫度梯度進行實驗,測定尿素分解速率。
(3)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炎的罪魁禍首,該微生物也可以產生脲酶,并分泌到細胞外發揮作用,該微生物合成脲酶的過程中參與的細胞器是 核糖體核糖體。13C呼氣試驗檢測系統是國際上公認的幽門螺桿菌檢查的“金標準”,被測者先口服用13C標記的尿素,然后向專用的呼氣卡中吹氣留取樣本,即可以準確地檢測出被測者是否被幽門螺桿菌感染。請簡要說明呼氣試驗檢測的原理:(幽門螺桿菌會產生脲酶,)脲酶能將尿素分解成NH3和13CO2,如果檢測到被測者呼出的氣體中含有13CO2,則說明被測者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會產生脲酶,)脲酶能將尿素分解成NH3和13CO2,如果檢測到被測者呼出的氣體中含有13CO2,則說明被測者被幽門螺桿菌感染。
【答案】蛋白質;溫度和銅離子濃度;降低;40~60;在不加入銅離子(或銅離子濃度一定)的情況下,在溫度為40~60℃范圍內設置更小的溫度梯度進行實驗,測定尿素分解速率;核糖體;(幽門螺桿菌會產生脲酶,)脲酶能將尿素分解成NH3和13CO2,如果檢測到被測者呼出的氣體中含有13CO2,則說明被測者被幽門螺桿菌感染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22引用:5難度:0.6
相似題
-
1.為了探究pH值和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科學家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如圖表示的是pH值對植物和人的ATP水解酶活性的影響,右圖表示的是3種脫氫酶(A、B、C)的活性受溫度影響的情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酶與ATP在元素組成上共有的元素是C、H、O、N、P B.據右圖分析,A、B酶的最適溫度分別是35℃、30℃,而C酶的最適溫度高于40℃ C.從左圖可知細胞由酸性變成堿性時的ATP水解酶活性逐漸升高 D.左圖中可以知道pH=7時植物ATP水解酶的活性最高 發布:2025/1/19 8:0:1組卷:20引用:1難度:0.7 -
2.小宇正在測試不同因素對酶活力的影響,控制實驗組1的pH為8,實驗組2的溫度為40℃,最后將實驗結果繪制成曲線圖(如圖)。以下能支持小宇實驗結果的曲線圖是( ?。?br />
A. B. C. D. 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22引用:4難度:0.6 -
3.胰脂肪酶是腸道內脂肪水解過程中的關鍵酶,板栗殼黃酮可調節胰脂肪酶活性進而影響人體對脂肪的吸收。為研究板栗殼黃酮對胰脂肪酶活性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下列實驗。
(1)胰脂肪酶可以通過
(2)為研究板栗殼黃酮的作用及機制,在酶量一定且環境適宜的條件下,科研人員檢測了加入板栗殼黃酮對胰脂肪酶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結果如圖1。
①圖1曲線中的酶促反應速率,可通過測量
②據圖1分析,板栗殼黃酮對胰脂肪酶活性具有
(3)圖2中A顯示脂肪與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結構互補時,胰脂肪酶才能發揮作用,因此酶的作用具有
(4)為研究不同pH條件下板栗殼黃酮對胰脂肪酶活性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①本實驗的自變量有
②由圖3可知,板栗殼黃酮對胰脂肪酶作用效率最高的pH值約為
③若要探究板栗殼黃酮對胰脂肪酶作用的最適溫度,實驗的基本思路是發布:2024/12/31 2:0:1組卷:2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