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出生在一個小山坳里,母親在我十二歲時離家。父親在家日子不多……我十七歲時,他因交通事故離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我也記不清有多少次因為現(xiàn)實的壓力而覺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這一路,信念很簡單,把書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工學博士黃國平博士論文的致謝部分在網絡平臺走紅。
                透過此文我們看到了一位寒門學子人生的悲苦、命運的多舛和求學的不易。“梅花香自苦寒來”,有了信仰和堅持,寒門學子終究會迎來破繭成蝶的一刻。
                但也有人說,讀書沒有用,寒門學子怎么努力也拼不過那些“富二代”,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
                某學校高一年級正在進行一場主題為“寒門學子成功之路在何方”的演講活動,請你結合上述材料以及自身經歷與感悟,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演講稿。注意不得出現(xiàn)學校真實名稱。

          【考點】材料作文
          【答案】寒門貴子,貴在奮斗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寒門貴子,貴在奮斗”。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工學博士黃國平博士論文的致謝部分我們看到了一位寒門學子人生的悲苦、命運的多舛和求學的不易,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寒門學子化繭成蝶的華麗轉身。
                古人云:“自古寒門出貴子,從來紈绔少偉男。”在當今社會,這樣的觀點也許有些片面,但它對于當今處于寒門的青年來說確實是起到了一定的鼓勵作用。
                那么,誰才是今天社會中的“貴子”?
          “貴”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升官發(fā)財,也不意味著必須擁有多么高的社會地位,“貴”代表的是人生進步的可能性以及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機會。“富二代”“官二代”無疑符合傳統(tǒng)意義上的“貴”,但如果沒有一技之長,不能憑借自身本領干事創(chuàng)業(yè),所謂“貴”也不過停留在人生的淺層。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門青年,憑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貴子”的稱謂自然當之無愧。作為哈佛大學優(yōu)秀畢業(yè)生代表之一的中國寒門學子何江,曾講到自己成功的經驗:“每到一個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臺,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懂的東西很多,而我相對來說,好奇心比較多,就會迫使我去把它學會,讓自己不斷補足短處。”
                寒門貴子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他的刻苦奮斗和擁有的社會信任以及社會支持力量相關。在價值多元化、傳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貴子”的含義有了更豐富的面向,同時,網絡也為寒門青年走向成功提供了強大的社會支持力量。一位網名為“搬磚小偉”的湖北青年石神偉,憑借一系列高難度健身視頻,在短視頻分享平臺上吸引了超過百萬粉絲。這位寒門青年從留守兒童、網癮少年一路走來,用健身不斷磨煉和改變自己,傳遞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動了無數(shù)網友。今天,許多像“搬磚小偉”這樣寒門出身的“網紅”,借助網絡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也為社會進步傳遞著正能量。有人感慨,小偉的堅韌、低調和樸素,是這個時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屬于今天的“寒門貴子”。
                當今社會,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臺確實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路徑。但寒門貴子的誕生,在于自己的打拼。一篇名為《寒門貴子》的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門的,我們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斗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這并不是雞湯,而是說出了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在今天這樣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寒門能否出貴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個關于“命運”的話題,而是關于一個“奮斗”的故事。
                由此看來,努力奮斗,成就寒門貴子。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0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網上購物、視頻聊天、線上娛樂已成為當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業(yè)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在家里安裝VR(虛擬現(xiàn)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于各個虛擬場景:時而在商店的衣帽間里試穿新衣;時而在診室里與醫(yī)生面對面交流;時而在足球場上觀看比賽;時而化身為新聞事件的“現(xiàn)場目擊者”。
                  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xiàn)實世界中的“現(xiàn)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刻意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
                  對材料提出的問題,你有怎樣的思考?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發(fā)布:2025/1/3 8:30:2組卷:2引用:4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9月21日,一則消息震撼全網。四川瀘定地震中失聯(lián)17天的甘宇在人們的不懈尋找下、終于獲救!
                  甘宇是國有大型水電站的一名技術員,地震中,他冒險拉閘泄洪、排險救人而被困山林,身陷絕境中,甚至要靠喝尿液來維持生命、此時甘宇不知道,一場圍繞他而展開的搜救活動正在進行中,從政府到民間,從懷抱希望的親人、專業(yè)敬業(yè)的救援隊員到熟悉環(huán)境的村民……,無數(shù)人自發(fā)自愿,前赴后繼,冒著余震、落石,走過斷道、懸崖,抱著不放棄的信念,搜救不停止;年近60的普通村民倪太高在山里獨自找尋兩天,最終找到了他之前并不認識的甘宇。
                  人們感動于好人甘宇的堅強和自救,感動于生命的韌性;更感動于眾多普通人的善意接力——正是他們,才創(chuàng)造了這個守望相助的生命奇跡。
                  以上材料引發(fā)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1引用:1難度:0.5
          • 3.閱讀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個小孩手拿一個橘子,問:“媽媽,為什么橘子不能拿來就吃,而要剝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想得到的東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應的勞動。”“那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訴你,你手中的東西,不能獨自占有。”
                  讀以上材料,你有何啟迪?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400字。

            發(fā)布:2025/1/3 9:0:2組卷: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