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都,平均海拔約3000米,周圍群山環抱、冰川廣布。盆地屬高原大陸性干旱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在200mm以下,夏季氣溫變化劇烈,晝夜溫差常在30℃左右,大風日數多,在盆地邊緣發育眾多沖(洪)積扇,常見戈壁,其地面主要由礫石構成,亦稱戈壁灘。圖1為“柴達木盆地簡圖”。
          材料二:格爾木位于柴達木盆地內,年均日照時數可達3600小時。該地地勢平坦,植被稀少,風沙嚴重,有大量未利用的荒漠化土地。近年來,政府著力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建設,實現光伏產業與荒漠化治理有效結合。圖2為格爾木光伏發電景觀圖。
          (1)說明柴達木盆地內部與周邊高海拔山地巖石風化作用的異同。
          (2)描述柴達木盆地邊緣戈壁灘的形成過程。
          (3)從大氣受熱過程角度分析柴達木盆地夏季氣溫日變化劇烈的原因。
          (4)分析格爾木發展光伏產業對當地植被恢復的有利影響。

          【答案】(1)相同點:風化均主要為物理風化作用。不同點:高海拔山地巖石風化更活躍,效果更明顯;盆地內部相對變化較緩。
          (2)盆地周圍山體巖石不斷被風化剝蝕,形成大量碎屑物質;在洪水的作用下,碎屑物被沖到較遠的山麓地帶,形成大面積的沖積扇;水退后,在風蝕作用下,碎屑物質中的細砂和塵土被吹走;形成的粒徑比較大的礫石留在原地戈壁灘。
          (3)氣候干旱,晴天多,白天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地表植被稀少且干燥,對太陽輻射吸收能力強,導致白天氣溫迅速升高;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保溫作用弱,導致夜晚氣溫低,因此夏季氣溫日變化劇烈。
          (4)太陽能電池板阻擋氣流運動,降低風沙危害;太陽能電池板遮擋光照,減弱蒸發,提高土壤濕度,促進植被恢復;光伏產業為當地提供能源,減少樵采,利于植被保護;為節水農業(噴灌、滴灌)提供電能。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0/13 3:0:1組卷:6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如圖示意亞洲東部某區域地質構造。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簡述圖示地區在花崗巖形成之前的地質作用過程。
            (2)指出①②兩地河流地貌類型,并描述②地地貌特征。
            (3)簡述F群島的形成原因。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3引用:4難度:0.5
          • 2.讀新月形沙丘等高線地形圖,判斷該地的主導風向(  )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40引用:4難度:0.5
          • 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地表形態是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如圖為我國某地區地質構造剖面圖。

            (1)推測圖示地區是否可能出現變質巖,并說明判斷依據。
            (2)甲、乙兩地都為山嶺,試分析其成因的差異。
            (3)簡析丙地兩側泥砂巖厚度差異顯著的主要原因。

            發布:2024/12/31 19:0:1組卷:1引用:3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