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圖所示的大魚和小魚的爭論中,大大魚的說法是正確的,這是因為當兩條魚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時,排開液體的體積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考點】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答案】大;排開液體的體積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8/9 8:0:9組卷:56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一邊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塊,用細線系在容器底部,向容器內加水,物塊上浮,細線被拉直;當物塊一半體積浸入水中時(如圖所示),細線拉力為3N;剪斷細線,物塊上浮直至漂浮。g取10N/kg。求:
(1)物塊一半體積浸入水中時,物塊所受的浮力;
(2)物塊一半體積浸入水中時,畫出物塊的受力示意圖;
(3)物塊的重力及物塊的密度;
(4)物塊漂浮時,物塊所受浮力及排開水的體積。發布:2025/9/24 12:0:1組卷:250引用:3難度:0.5 -
2.如圖所示為“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實驗的示意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值分別為F1、F2,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量筒中液面刻度值分別為V1、V2,則V2-V1表示 ;當實驗所得數據滿足關系式 時,則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液體的密度為ρ0)。
發布:2025/9/24 11:0:2組卷:213引用:1難度:0.6 -
3.如圖甲,底面積為20cm2的圓柱形容器裝有適量的水,將物體B放入水中時,通過磅秤測得其總質量為150g。用一細繩提起物體B,使物體B的體積剛好有一半露出水面且保持靜止不動時,磅秤示數為70g,如圖乙。測得容器內液面下降了1cm(g取10N/k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兩次臺秤示數的變化等于物體B兩次所受浮力的變化 B.物體B的密度為2.0×103kg/m3 C.圖甲中物體B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0.6N D.物體B受到細繩的拉力為0.4N 發布:2025/9/24 12:0:1組卷:296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