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研團隊對不同放牧強度下牛的各項數據及9年研究期末草場的條件變化研究結果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有關問題:
放牧強度 | |||
輕度(頭/8.5公頃) | 中度(頭/6.1公頃) | 強度(頭/3.6公頃) | |
生長季節末的牛的平均現存量(千克/公頃) | 360 | 451 | 726 |
生長季節末每頭牛的均重(千克) | 455 | 428 | 414 |
牛仔斷乳期的均重(千克) | 173 | 165 | 160 |
食料利用,生長季節所食地表植被百分比 | 37% | 46% | 63% |
9年研究期末草場條件(“減少種”植物的相對多度) | 改善 | 未變 | 惡化 |
存在
存在
(填:存在、不存在)垂直結構,該生態系統的功能有 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
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
。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其抵抗力穩定性 較弱
較弱
,原因是 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該草場組分較少,食物網簡單,自我調節能力較弱
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該草場組分較少,食物網簡單,自我調節能力較弱
。(2)由圖表分析可知輕度放牧條件下牛可食植物“減少種”得到改善,從研究能量流動的實踐意義的角度分析一個草場的放牧強度
不是
不是
(填“是”或“不是”)越低越好?請說明理由:一個草場的放牧強度過低,就不能充分利用牧草所提供的能量,無法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最有益的部分
一個草場的放牧強度過低,就不能充分利用牧草所提供的能量,無法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最有益的部分
。(3)輕度放牧有利于草場條件的改善,體現了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
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4)從增益和環境的角度分析過度放牧會導致
增益不明顯,但環境遭受破壞
增益不明顯,但環境遭受破壞
。【考點】能量流動的特點及相關計算.
【答案】存在;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較弱;與森林生態系統相比,該草場組分較少,食物網簡單,自我調節能力較弱;不是;一個草場的放牧強度過低,就不能充分利用牧草所提供的能量,無法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最有益的部分;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增益不明顯,但環境遭受破壞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23引用:2難度:0.6
相似題
-
1.如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部分示意圖(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確的是( )
A.圖中b=h+c+d+e+f B.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 ×100%baC.“草→兔→狼”這一關系中,狼糞便的能量屬于d D.縮短食物鏈可以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發布:2024/12/30 23:0:2組卷:154引用:28難度:0.7 -
2.科學家發現一生態系統遭到某外來物種入侵,隨即開展了輕度、中度、重度入侵區的群落植物多樣性調查,結果如圖甲,同時對輕度入侵區的能量流動進行了研究,結果如圖乙[注:圖中數字為能量數值,單位是:J/(cm2?a)].請回答:
(1)豐富度是指
(2)該入侵物種能分泌化學物質抑制其它植物生長發育,同時能引起昆蟲和動物拒食。入侵物種與本地植物之間構成
(3)研究發現:黑麥草能抑制該入侵物種的生長。為了解其抑制機制,進行了如下實驗:
①用完全營養液培養黑麥草幼苗一段時間。
②取一定量培養過黑麥草的營養液,加入用于培養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液中作為實驗組,對照組加入等量的該入侵物種幼苗的完全營養液。
③在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觀察并比較兩組入侵物種幼苗的生長情況。
由以上實驗步驟可知,該實驗目的是探究
(4)在研究能量流動時,可通過發布:2024/12/31 2:30:2組卷:67引用:4難度:0.7 -
3.植食性動物在獲取食物的過程中,存在食入量,未食入量;同化量、未同化量;有機物質積累量、呼吸代謝消耗量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未食入量和未同化量最終都通過有機物的形式流入分解者,被分解者利用 B.用有機物質積累量/食入量可計算生產者到植食性動物的能量傳遞效率 C.在同化量相同的情況下,恒溫動物體內積累的有機物要少于變溫動物 D.有機物質同化量/食入量的值越大,說明同樣的飼料能夠讓動物的生長量更多 發布:2024/12/16 0:30:1組卷:11引用: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