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一個兒子和母親的對話:
          兒子:“班上有位女同學,她要我跟她以兄妹相稱,做你們的干女兒,您說我該怎樣辦?”
          媽媽:“你覺得她是個很優秀的女孩子,對嗎?”
          兒子:“是,她是我們班老師、同學都非常喜歡的一個女孩子,我要有這樣一個妹妹也是件很好的事……”
          媽媽看得出來,最近這一段時間里兒子對自己充滿了自信與驕傲,兒子的變化一定和這個女同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她想了想,說:“……”。
          (1)假如你是故事里的“媽媽”,你會說些什么?
          (2)男生和女生的交往有什么好處?
          (3)如何正確看待男女生的情感問題?
          材料二:陸游在他的《示兒》一詩中寫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材料三:列寧早就說過:“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有個成語叫“通情達理”,就是說只有“通情”,才能“達理”,只有在情感上互相溝通,所講的道理才能無遮無掩、水銀瀉地般進入人的內心,心靈的呼喚,需要情感作媒介;思想的共鳴,需要情感去撞擊。
          材料四:情感是一個很特別的東西,它可以讓人變成超越自己的存在,也可以讓人開心、憂愁、悲傷、怨恨,這些都是情感帶給我們的感受。
          (4)材料二《示兒》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5)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我們要如何獲得美好的情感。
          (6)由材料四可以看出“情緒就是情感,情感就是情緒”,這個觀點對嗎?請說明理由。

          【答案】(1)除了男女同學的正常交往,還是不要這樣做的好。但是你們仍然可以成為好同學、好朋友。
          (2)①與異性相處,有助于我們了解異性的思維方式、情感特征。②能從對方身上看到某些優秀品質,這些品質吸引著我們。
          (3)①這是青春成長中的正常現象。②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我們會因為對異性的欣賞、對美好的向往而愉悅,也容易把這種欣賞和向往理解為愛情。其實,這并不是愛情。③面對生活中肯能出現的朦朧的情感,我們應該慎重對待,理智處理。
          (4)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等。
          (5)①情由心生,它是在人的社會交往、互動中自然引發的,不能強迫。②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獲得美好的情感。
          (6)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理由:情感和情緒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聯系: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關,伴隨著情緒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我們對某些人或事物的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比較穩定的傾向,就可能產生某種情感。區別:情緒是短暫的、不穩定的,會隨著情境的改變而變化;情感則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強化、逐漸積累的,相對穩定。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引用:1難度:0.2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