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為毒品可卡因(cocaine)對人腦部神經沖動的傳遞干擾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神經遞質(答物質名稱).結構①將多巴胺釋放到突觸間隙的方式稱為胞吐胞吐.結構②能與多巴胺特異性結合,則結構②叫做多巴胺受體多巴胺受體.
(2)可卡因可導致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增多,增強并延長對腦的刺激,產生“快感”.
(3)“癮君子”未吸食毒品時,精神萎蘼,四肢無力,體內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激素的含量減少.
(4)吸毒者容易感染HIV,HIV寄生在人體的TT細胞內,可最終導致特異性免疫能力缺陷缺陷.艾滋病患者較易得癌癥,請解釋之:人體免疫系統具有監控并清除機體癌變細胞的能力,艾滋病患者已缺乏這種能力,導致患癌癥的幾率上升.人體免疫系統具有監控并清除機體癌變細胞的能力,艾滋病患者已缺乏這種能力,導致患癌癥的幾率上升..
【考點】興奮劑、毒品的危害;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答案】神經遞質;胞吐;多巴胺受體;增多;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T;缺陷;人體免疫系統具有監控并清除機體癌變細胞的能力,艾滋病患者已缺乏這種能力,導致患癌癥的幾率上升.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9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多巴胺是腦內分泌的一種神經遞質,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感覺、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傳遞,也與上癮有關。如圖為毒品可卡因對人腦部突觸間神經沖動的傳遞干擾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多巴胺與受體結合后,使突觸后膜興奮,此時膜內是正電位 B.“癮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現出健談現象與吸食者大腦皮層言語中樞S區興奮性過高有關 C.可卡因阻止了多巴胺進入突觸前膜,使突觸間隙多巴胺含量增加,產生“快感” D.突觸間隙中多巴胺持續發揮作用,導致突觸后膜上多巴胺受體增加,使人上癮 發布:2024/12/1 5:0:2組卷:72引用:4難度:0.5 -
2.可卡因能通過延長神經遞質在突觸中的停留時間等增加愉悅感,但長期使用可卡因會引起神經系統發生變化最終使人上癮。毒品上癮的機制如圖“甲→丁”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初吸食毒品者突觸后膜上的受體易與神經遞質結合 B.正常人體內,有的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后常被前膜重新回收 C.長期吸食毒品者萎靡的原因可能是突觸后膜受體減少而不易與遞質結合 D.吸毒后易興奮原因可能是毒品增加了突觸前膜對遞質的重新回收 發布:2024/11/30 5:30:2組卷:87引用:12難度:0.6 -
3.2014年以來,多位明星因吸毒而被刑拘或判刑,引發了社會對毒品危害的討論.如圖為毒品可卡因對人腦部神經沖動傳遞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可卡因可導致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減少 B.結構①將多巴胺釋放到突觸間隙的過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 C.多巴胺與相應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后即被降解 D.“癮君子”不吸毒品就精神萎靡,這與對多巴胺的依賴性有關 發布:2024/12/31 3:30:1組卷:19引用:3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