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正確認識親子沖突,學會與父母進行交流和溝通,冰冰同學在網上搜索到下列材料,請你運用所學知識,與她共同探究相關問題。
材料一:13歲的小王自小家庭條件優越,父母將她視為掌上明珠。只要有條件;父母就會滿足她提出的所有要求。小王上中學后,父母發現她越來越蠻不講理,稍不如意她就會大發脾氣,埋怨父母沒有事事滿足自己、時時關心自己,而且也從來不去體諒父母的心情。在旁人的眼里,她是一個“自私”的人,只要求別人去滿足她。最近,因為父母限制她的上網時間,小王氣憤地離家出走了。后來,她被家人尋回,并接受了心理治療。
(1)產生這場親子沖突的主客觀原因分別是什么?
材料二:一天,張女士下班回家,發現正在讀七年級的兒子小新正在看電視,張女士習慣性地說了句:“學習這么緊張,還有時間看電視?”說完隨手把電源拔掉了。這一舉動惹惱了小新,他從沙發上跳起來,大吼道:“插上電源!”“不許看!”張女士也很強硬地喊道。“我就不寫作業!”小新沖上去搶張女士手中的電源線。情急之下,張女士打了小新一耳光,結果小新摔門而去……
(2)為化解與媽媽之間的矛盾,小新應該如何做?
【答案】(1)主觀原因:進入青春期后,我們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獨立行事,渴望從家長那里拿到解放證書,渴望父母像對待大人那樣對待我們,甚至挑戰父母的權威,所以小新以我為中心,沒有考慮到媽媽的感受和初衷,如果以強硬的態度對待與父母的沖突,其結果既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父母。
客觀原因:我們與父母的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沖突難以避免。
(2)小新應該向媽媽道歉,認識自己的錯誤,在平時與父母交往要講究藝術,贊賞父母,贊賞中增進親情;認真聆聽,聆聽中獲得教益;幫助父母,用行動感動親人;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要寬容。
客觀原因:我們與父母的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異,沖突難以避免。
(2)小新應該向媽媽道歉,認識自己的錯誤,在平時與父母交往要講究藝術,贊賞父母,贊賞中增進親情;認真聆聽,聆聽中獲得教益;幫助父母,用行動感動親人;在家庭交往中,與父母不必太計較,要寬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8/4 8:0:9組卷:17引用:3難度:0.4
相似題
-
1.小紅與好朋友因某小事發生了沖突,他們處理沖突時,可以運用的基本策略有( )
①換位思考
②坦誠交流
③保持冷靜
④躲避對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發布:2024/12/18 23:30:5組卷:12引用:3難度:0.8 -
2.快遞員剮蹭轎車被扇耳光;保安勸離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沖突,就罵臟話、扇耳光、毆打人,簡單粗暴處理,“得理不饒人”“無理賴三分”,小事情往往誘發了大矛盾。究其原因,是有些人忘卻了( )
①禮貌
②誠信
③尊重
④寬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發布:2024/12/19 12:0:1組卷:310引用:47難度:0.9 -
3.如圖告訴我們,當與朋友發生沖突時,正確的處理策略是( )
A.換位思考 B.及時處理 C.勇擔責任 D.耐心傾聽 發布:2024/12/17 6:30:1組卷:28引用:3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