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空化效應一一超聲波能在水中產生氣泡,氣泡爆破時釋放出高能量,產生強沖擊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斷沖擊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凈化物件表面的目的。傳播特性一一它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根據這一特性可以進行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學診斷等。
(1)人耳聽到的頻率范圍是 20-20000Hz20-20000Hz。
(2)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 能量能量。
(3)宇航員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聲波測定兩山之間的距離,是由于 真空不能傳聲真空不能傳聲。
(4)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該處海洋的深度為3000m,接收到回聲所用時間為 44s,若在傳遞過程中聲音越來越小,是聲音特性中的 響度響度在不斷改變。
【答案】20-20000Hz;能量;真空不能傳聲;4;響度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22 16:0:8組卷:16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聲音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編鐘是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樂器,用相同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編鐘,它們發出聲音的 不同(選填“音調”或“音色”或“響度”)。利用超聲波對鋼鐵、寶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這說明超聲波能傳遞 。
發布:2024/12/23 23:30:8組卷:110引用:4難度:0.8 -
2.如圖為《夢溪筆談》中的一段話。意思是:為了找到甲、乙兩琴中音調相同的弦,可在乙琴弦上放紙人。當彈甲琴中的某一弦時,乙琴中與其音調相同的弦上的紙人就會跳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h2>
A.彈琴時發出的聲音,是由于手指振動產生的 B.琴弦越長彈奏時發出的聲音的音調就越高 C.彈甲琴弦,乙琴弦上的紙人跳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D.音調相同的兩根弦發聲時振動的振幅一定相同 發布:2024/12/24 6:30:1組卷:317引用:8難度:0.8 -
3.關于聲現象,下列解釋不正確的是( ?。?/h2>
A.“聞其聲,知其人”——發聲體不同,音色不同 B.“長嘯一聲,山鳴谷應”——響度越大,傳聲越快 C.“隔墻有耳”——固體也能傳聲 D.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聲可以傳遞能量 發布:2024/12/24 4:0:1組卷:246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