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示意我國新疆某地區地形狀況及風向頻率,甲地有大片的綠洲,每年大風日數約160天左右,年平均風速達到6.2米/秒,是我國最早進行風能開發的區域。
(1)結合熱力環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間夏季盛行西北風的原因。
(2)從地形特征的角度,分析甲地多大風的主要原因。
(3)評價甲地發展風力發電的條件。
【答案】(1)甲地以綠洲分布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為主,由于沙漠的熱容量較綠洲小,夏季增溫較綠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熱低壓,即甲地(海平面)氣壓高于乙地,風從甲地吹向乙地。
(2)甲地位于兩山之間的谷地,且谷地為西北-東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風。受狹管效應的影響,速度在谷地加快,導致風大。
(3)有利:風能資源豐富;地價低;人口稀少,移民費用低;風電開發歷史悠久;離北部電力需求地(市場)較近。
不利:資金缺乏:技術落后;生態環境較脆弱。
(2)甲地位于兩山之間的谷地,且谷地為西北-東南走向。盛行的西(北)風。受狹管效應的影響,速度在谷地加快,導致風大。
(3)有利:風能資源豐富;地價低;人口稀少,移民費用低;風電開發歷史悠久;離北部電力需求地(市場)較近。
不利:資金缺乏:技術落后;生態環境較脆弱。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4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威海市某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開展了城市風的課題研究。圖甲為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圖乙為部分課題研究成果。讀圖,回答問題。
(1)圖甲中近地面受熱的點是
(2)D點比B點的氣溫
(3)威海市夏季的某一天特別炎熱的中午,若其氣壓狀況如圖甲所示,則容易形成雷陣雨天氣的是
(4)在圖乙中的四條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城市風的流動方向。
(5)依據熱力環流的原理,威海市的熱電廠應布局在圖乙中的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4引用:1難度:0.5 -
2.海陸風是因海洋和陸地受熱不均勻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種有日變化的風系。在基本氣流微弱時,白天風從海上吹向陸地,夜晚風從陸地吹向海洋。前者稱為海風,后者稱為陸風,合稱為海陸風。讀圖完成題。
海風轉換為陸風的時間大約是( )A.6~7時 B.14~15時 C.21~22時 D.2~3時 發布:2024/12/31 17:30:2組卷:68引用:2難度:0.8 -
3.三峽大壩建成后,在三峽庫區周圍形成了一個相對特殊的“小環境”,特別是改變了局部氣候。據此完成:若該水庫旁建某度假村,下圖中能正確反映水庫與度假村之間風向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發布:2024/12/31 18:30:1組卷:8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