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與家園
材料一:從春節《唐宮夜宴》火爆全網,到后續的《元宵奇妙夜》《清明時節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從《中秋奇妙游》到近日的《重陽奇妙游》,奇妙游系列節目頻頻“妙”出圈。“重陽奇妙游”以重陽節為載體,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重陽民俗、文化、禮儀文化、孝道文化,在內容和形式上彰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樹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良好形象。
(1)結合材料一,談談你從中感悟到什么?
材料二:一個塑料瓶可能會有“廢”或“寶”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命運一不分類:塑料瓶直接焚燒會造成大氣
污染。被埋進土壤、扔入河湖大約需要四五百年才能完全降解。埋入地下的塑料瓶,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流入海洋的塑料瓶,難免會被一些海洋生物誤食,最終又通過食物鏈循環,讓人類自食其果。命運二分類(如圖)

(2)垃圾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垃圾是“廢”還是“寶”?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材料三:碳達峰:就是指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會再提高,做到峰值以后逐漸減少。碳中和:就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產量,之后根據植物造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相抵自身產生的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完成二氧化碳“零排放”。
(3)請你從國家、生產企業以及公民個人的三個角度說說我們應該如何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應有貢獻?
【答案】(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利于樹立民族文化的自信與自豪;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不斷增強,文化需求不斷提高;節目注重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2)垃圾是“廢”,垃圾不分類,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害人類的生存和健康,不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垃圾是“寶”,垃圾分類,有利于落實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減少垃圾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有利于走綠色發展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
(3)國家:
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
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④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⑤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
⑥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⑦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企業:
①采用、創新科學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
②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減低企業污染物排放;
③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種草植樹,綠化美化環境等。
個人:
①樹立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或增強節能環保意識;
②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積極參加植樹造林等公益活動;
③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④積極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勇于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2)垃圾是“廢”,垃圾不分類,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害人類的生存和健康,不利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垃圾是“寶”,垃圾分類,有利于落實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減少垃圾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有利于走綠色發展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
(3)國家:
①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
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④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⑤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
⑥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⑦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企業:
①采用、創新科學技術,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污染;
②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減低企業污染物排放;
③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種草植樹,綠化美化環境等。
個人:
①樹立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或增強節能環保意識;
②學習和宣傳環保知識,積極參加植樹造林等公益活動;
③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④積極向有關部門獻計獻策,勇于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14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小區實行垃圾分類,小福嫌麻煩,把不同的垃圾都投進同一個垃圾桶。
判斷:
理由:發布:2024/12/27 23:0:6組卷:9引用:6難度:0.5 -
2.2019年中國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垃圾分類工作重點強調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這件小事,你我可為”。實行垃圾分類( )
①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生態問題
②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③有效節約原生資源,改善環境質,帶動綠色發展,引領綠色生活
④可以杜絕人類對于生態系統的破壞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發布:2024/12/27 23:30:1組卷:8引用:3難度:0.7 -
3.垃圾分類,利國利民。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以下關于垃圾分類的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
①垃圾分類→增加就業崗位→推動綠色發展
②垃圾分類→節約土地資源→城鄉協調發展
③垃圾分類→減少環境污染→滿足人民需要
④垃圾分類→提高資源利用→維護資源安全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發布:2024/11/26 9:0:3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