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課外活動時,甲、乙、丙三名同學聊起了家庭交往話題。
同學甲說:“我都上初中了,父母還把我當成小孩子看待。無論我做什么事兒,他們總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囑咐,沒完沒了,真煩死我了!”
同學乙說:“父母不理解我,無論我交朋友、穿著打扮,還是吃東西、看課外書,只要是我的事,他們都要干涉,我一點兒自由都沒有。”
同學丙說:“我的母親常常嘮叨我。她讓我干這件事,我偏干那件事;她不讓我干,我偏要干。”
如果你是他們的好朋友,請你幫助他們完成下列問題:
(1)你認為他們和父母之間產生沖突的原因是什么?
(2)請你為幫助他們化解與父母之間的沖突出出主意。
(3)你打算如何回報你父母對你的愛?
【答案】(1)進入青春期的我們與父母發生沖突是難免的。一方面,我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應該擁有獨立自主的權利;另一方面,父母還不習慣我們的“長大”,不適應我們追求獨立自主的愿望和行為。這一對矛盾,處理不好,就會發生沖突。
(2)用溝通傳遞愛:①我們可以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我們可以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②愛是需要呵護的。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是親子之間愛的潤滑劑。愛在溝通中加深,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③我們要學習應對沖突的方法。如果和父母發生沖突,我們可以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盡量避免對父母使用生硬的語言,把握好行為底線。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生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表現在各個方面。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
(2)用溝通傳遞愛:①我們可以試著去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我們可以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②愛是需要呵護的。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是親子之間愛的潤滑劑。愛在溝通中加深,親子沖突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③我們要學習應對沖突的方法。如果和父母發生沖突,我們可以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盡量避免對父母使用生硬的語言,把握好行為底線。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生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要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表現在各個方面。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6/27 10:35:59組卷:42引用:1難度:0.4
相似題
-
1.2017年5月15日是第24個國際家庭日,主題是“家庭、健康生活和可持續發展”。下列 與這一主題不符合的是( )
A.小強一家人在飯后愉快地聊天,探討社會和人生問題 B.小明負責擇菜,媽媽爸爸炒菜,一家人其樂融融 C.小李一家參加潮州市委組織的“六城同創”志姐者活動 D.小明嫌媽媽文化低,不讓她參加學校的親子比賽活動 發布:2024/11/7 8:0:2組卷:12引用:2難度:0.7 -
2.學會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能夠讓家庭更和諧。與下列情境對應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
選項 情境 做法 A 父母批評自己 把不滿藏在心里 B 做法遭到反對 與父母交換意見 C 自己有事外出 先與父母打招呼 D 父母整天嘮叨 體會其中的關愛 A.A B.B C.C D.D 發布:2024/12/4 15:0:2組卷:29引用:9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