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對如圖所示區域的水土流失進行了大規模治理,重點實施了退耕還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區,林草植被得到較好恢復。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區(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極低的干土層),人工連片種植的樹木普遍生長不良,樹干彎曲,根基不穩,枝葉稀疏,總也長不大,被當地人稱為“小老頭樹”。

(1)分析當地出現“小老頭樹”的環境條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區域植樹造林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結果。
(3)說明“小老頭樹”現象對于生態建設的啟示。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12/1 15:30:1組卷:148引用:24難度:0.3
相似題
-
1.如圖為“我國自然災害脆弱性(即災情區域差異)劃分圖”。讀圖回答1~2題。
廣東、江蘇兩省屬于自然災害“輕度脆弱”地區,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A.地形地貌與氣候 B.城市化水平與人口密度 C.國家政策與交通 D.經濟發展水平與抗災能力 發布:2024/12/31 15:30:1組卷:2引用:1難度:0.8 -
2.甘肅省定西市屬于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地區,多年來定西人總結了“山頂植樹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還草披褂子,山腰興修梯田系帶子,山下覆膜建棚掙票子,溝底筑壩蓄水穿靴子”的治理開發模式(如圖),讀圖回答13~14題。
下列關于定西市生態環境脆弱的自然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土質致密
②地表溝壑縱橫
③植被覆蓋率低
④氣候比較干旱
⑤冬季多暴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發布:2024/12/31 17:0:2組卷:0引用:1難度:0.7 -
3.如圖為某年部分國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和人均排放量比較圖(圓的大小反映國家排放總量,圓越大,代表該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越大)。據此回答下題。
該圖反映了( )A.排放總量大的國家人均排放量大 B.城鎮化水平高的國家人均排放量大 C.發達國家人均排放量一般高于發展中國家 D.發展中國家人均排放量比發達國家大 發布:2024/12/31 16:0:1組卷:2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