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在小燒杯A中裝入30mL蒸餾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燒杯B中裝入30mL濃氨水。用一大燒杯把A、B兩個燒杯罩在一起,過一段時間后看到的現象是A燒杯中液體變紅A燒杯中液體變紅,該實驗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氨水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分子在不斷運動,氨水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一些同學對上述結論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兩種猜測:
第一種:A燒杯中的蒸餾水使酚酞試液變紅;
第二種:B燒杯中的濃氨水揮發出氨氣,擴散到A燒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試液變紅。
為證明這兩種猜測,現設計如下的實驗:(請完成填空)
實驗內容、方法 | 現象 | 結論 |
用潔凈的小燒杯取20mL蒸餾水,滴入2~3滴酚酞試液,觀察現象 | 不變色 | 水 不能 不能 使酚酞變色(填“能”或“不能”,下同) |
取一張濾紙,滴上酚酞試液,待晾干后,放在裝有濃氨水的試劑瓶上方 | 酚酞不變色 | 氨氣 不能 不能 使酚酞變色 |
將少量氨氣通入含有酚酞試液的蒸餾水中 | 溶液變成 紅 紅 色 |
氨氣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 能 能 使酚酞變色 |
【考點】化學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
【答案】A燒杯中液體變紅;分子在不斷運動,氨水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不能;不能;紅;能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4/20 14:35:0組卷:124引用:5難度:0.3
相似題
-
1.下列實驗方案能達成實驗目的的是( ?。?/h2>
A.鑒別KCl和NH4Cl兩種化肥:取樣,加入適量熟石灰研磨 B.檢驗NaOH溶液部分變質:取樣,加入少量BaCl2溶液 C.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鹽酸:加入過量的Ca(OH)2溶液 D.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KCl溶液:稱取5g KCl,放入100mL水中攪拌溶解 發布:2024/12/25 16:0:1組卷:187引用:3難度:0.5 -
2.下列實驗操作不能達成實驗目的的是( ?。?br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鑒別NaOH溶液與NaCl溶液 分別向兩種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B 比較Fe和Cu的金屬活動性 分別向兩種金屬中加入稀鹽酸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點燃氣體 D 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將粗鹽溶解、過濾、蒸發 A.A B.B C.C D.D 發布:2024/12/25 17:0:2組卷:61難度:0.6 -
3.為了探究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因素,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比實驗①和②,可探究水的溫度對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 B.對比實驗②和③,可探究水的溫度對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 C.對比實驗②和③,可探究固體溶質的形態對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 D.對比實驗①和③,可探究固體溶質的形態對溶質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影響 發布:2024/12/25 15:30:1組卷:652引用:1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