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07年起,密立根就開始測量金屬的遏制電壓Uc與入射光的頻率ν的關系,由此計算普朗克常量h,并與普朗克根據黑體輻射得出的h相比較,以檢驗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的正確性。按照密立根的方法,我們利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得到某金屬的Uc-ν圖像如圖乙所示,電子的電荷量e、圖中ν1和U1均已知,求:

(1)金屬的逸出功W0;
(2)普朗克常量h;
(3)當入射光的頻率為2ν1時,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
【答案】(1)金屬的逸出功為eU1;
(2)普朗克常量為;
(3)當入射光的頻率為2ν1時,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eU1。
(2)普朗克常量為
e
U
1
ν
1
(3)當入射光的頻率為2ν1時,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eU1。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5/22 8:0:8組卷:111引用:5難度:0.5
相似題
-
1.陰極射線管及方向坐標如圖所示,電子束從陰極射出,直線射出狹縫掠射到熒光屏上,顯示出電子束的徑跡,以下偏轉情況判斷正確的是( )
A.在陰極射線管中加一個方向向上的電場,射線向上偏轉 B.在陰極射線管中加一個方向向下的電場,射線向上偏轉 C.在陰極射線管中加一個方向向前的磁場,射線向上偏轉 D.在陰極射線管中加一個方向向后的磁場,射線向上偏轉 發布:2024/12/19 1:30:1組卷:111引用:7難度:0.8 -
2.如圖,在陰極射線管正下方平行放置一根通有足夠強電流的長直導線,且導線中電流方向水平向右,則陰極射線將會( )
A.向上偏轉 B.向下偏轉 C.向紙內偏轉 D.向紙外偏轉 發布:2024/11/23 18:0:1組卷:86引用:3難度:0.8 -
3.電子被發現后,密立根的油滴實驗進一步證實了電子的存在,揭示了電荷的非連續性。密立根實驗的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設兩平行金屬板間的小油滴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兩板間電勢差為U,小油滴恰好懸浮在真空中不動,測出兩板間距離為d,則小油滴的電荷量為( ?。?/h2>
A. mgdUB. dUmgC. UmgdD. mgdU發布:2024/10/2 4:0:2組卷:18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