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微博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劉某稱其在家鄉大連幫助了一名騎車摔倒的環衛工人后,卻接到了交警部門的電話,稱有人報警看到他撞倒了人,被他扶起的環衛工人也表示“忘記了當時的情況”。后來,事發路段的一段監控視頻最終還了他清白:環衛工人確實是自己摔倒的。
請運用所學的有關知識,結合下面兩幅圖片,回答下面問題。

(1)你是否贊同圖一中這些旁觀者的觀點?請簡要說明理由。
(2)請根據材料,簡要闡述圖二中該年輕人的行為的意義。
(3)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做到“親近社會”?
【答案】(1)不贊同。因為他們的行為是缺乏愛心、冷漠無情的表現,不屬于親社會行為,是要受到道德譴責的行為。
(2)①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我們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有利于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③該年輕人的行為有利于讓老人得到及時的救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等。
(3)親近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①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我們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有利于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③該年輕人的行為有利于讓老人得到及時的救助,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等。
(3)親近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規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布。
發布:2024/9/1 9:0:8組卷:9引用:7難度:0.2
相似題
-
1.“陜西好人”王偉任教期間經常幫助殘疾兒童、留守貧困學生以及即將輟學的貧困生繳納學雜費、購買學習生活用品等。逢年過節,他為村里留守老人送去食物、衣物,噓寒問暖。王偉的事跡啟示我們( ?。?br />①拒絕冷漠,關切他人生命,傳遞溫暖
②生命不僅是獨特的,同時也是寶貴的
③與人為善,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④尊重生命,關懷和善待身邊的每個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發布:2024/12/7 22:30:2組卷:8引用:3難度:0.8 -
2.烏蘭察布集寧區橋西街道馬橋街社區工作人員薛文慧在入戶途中,遇到一位八旬老人不慎摔倒在路邊。薛文慧立即跑上前去,簡單詢問老人情況后,與過往的轄區居民合力將摔倒的老人扶了起來。令人感動的是,多名熱心居民都表示做好事不需要留下姓名。這啟示我們( )
①沒有人愿意遭到冷漠,生命拒絕冷漠
②老人黃德望感受到了溫暖,傳遞溫暖
③要關切他人的生命,設身處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④人與人之間需要真誠、熱情和友善。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發布:2024/12/5 9:0:1組卷:29引用:5難度:0.7 -
3.生命拒絕冷漠,這要求我們( ?。?/h2>
A.只關注自身生命健康和發展 B.人與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關切中感受溫暖 C.只關注親人的生命健康 D.不僅關注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生命 發布:2024/11/24 1:0:2組卷:42引用:6難度:0.8